樊安國接著解釋:“對,確實存在著這種生物,這種 ’類人生物’體形雖然很小,但他的體形卻和人極像——渾身沒有毛發,直立行走,而且下肢明顯比上肢長,隻是它的頭部和人很不一樣,它的頭部呈現三角形,有點和蛙類形似,除了頭部外,體形和人類非常像,就身體而言,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人體,但它卻是兩棲生物,隻能生活在水邊的區域,而且和鴨嘴獸一樣,雖然也是用乳汁喂養幼崽,但卻是卵生,而非胎生,是一種沒有進化完全的哺乳動物’。
除了這種 ‘類人生物’外,在那個時期,還出現了其他各種 ’類人生物’,這些 ’類人生物’,有的生活在水裏,有的生活在樹上,還有的生活在洞穴中,雖然它們的生活習性很不同,甚至生殖方式也不一樣,頭的形狀更是各不相同,但它們的體形卻大同小異,都很像是縮小版的、人的體形。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 ’類人生物’,生物界還沒有定論,而且這種 ’類人生物’,大概隻在地球聲生活了十幾萬年,然後就神秘的滅絕了,十幾萬年,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漫長的,但在生物進化史上,卻是短短一瞬間。”
施方聽完樊安國的講述後,好像發現其中有些漏洞,連忙質疑道:“你說的這些,我有點不太理解——比如你說,這種 ’類人生物 ‘,比恐龍生活的年代還早,而且都已經滅絕了,那麼生物學家發現這種 ’類人生物’,肯定是通過化石,但從化石上,是判斷不出來生物是不是有毛發的,比如有些恐龍,他們也許身上有毛,但從化石裏是看不出來的,因為隻有骨骼能變成化石。
那生物學家們,怎麼知道這種 ’類人生物’的體表,一定沒毛呢?這點我很不理解。”
樊安國仔細聽完施方的話後,點了點頭:“你說的對,是的,一般從化石上,是看不出來生物有沒有毛發的,但有些特殊的情況下,卻可以通過化石、判定生物有沒有毛發了,什麼樣的情況下呢?
就是當那種生物正在活動時,周圍忽然火山爆發,而它瞬間被包裹在岩漿裏,這樣形成的化石,就可以通過包裹它的岩漿、所形成的硬殼上,看到它身上是不是有毛發的痕跡了,至今發現的、很多那種 ‘類人生物’的化石,都是這種被火山岩漿包裹著的化石,所以有些學者覺得,正是火山的爆發,導致了這種 ‘類人生物’的滅絕。
當然,關於這種奇怪的 ‘類人生物’,要是僅僅是留下化石,還不算是震撼,真正讓生物學家感到震撼的,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人曾經在地層的深處,親眼見過這種 ‘雷人生物’。
那是西方一個礦產企業的探礦團隊,他們一行大概七八個人,都是地質學家,專門探尋各種礦產的。
在非洲一個大山的深處,他們發現了一個山洞,而且那個山洞非常奇怪,不是水平的,而是斜向下的,好像一直通到地下深處,於是,幾個地質學家就沿著那個山洞往下走,大概走了整整兩天,才下到了那個洞的底部。
他們攜帶的海拔高度測量儀顯示,他們往地下走了大概有二十多公裏,這讓他們非常震驚,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深的山洞,當他們正用相關儀器,測驗石頭的成分時。
忽然,有人大叫了一聲,其他幾個人馬上圍了過去,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他們發現了十多隻奇怪的動物,正驚慌失措的擠成一團,驚恐地尖叫著,而看到這種奇怪的生物,那幾個地質學家也驚呆了——因為那種生物長得非常怪異而又恐怖。
它們身材看起來,很像是人類的侏儒,但它們的脖子上,卻又長了一個很像蜥蜴的頭,其中一個地質學家,膽子非常大,他戴上厚厚的手套,然後猛地衝過去,那些怪物被嚇得四散奔逃,而那個地質學家,眼疾手快,一把捉住了一隻,然後裝進了袋子中。
那種袋子本來是用來裝礦石的,所以使用特殊的布做成,極其堅固,他然後把袋子紮緊,沒有找到礦石,而是捉了這麼一隻怪異的生物。
幾個地質學家遇到這種怪事後,再也不敢在洞內多做停留了,便立刻往上走,經過一天多的時間,又重新回到了地麵上。
雖然這幾個地質學家,對生物學知之甚少,但這些地質學家也都明白,這種生物可能極有研究價值,於是,他們立刻從大山出來,來到最近的一個城市,和他們國家的研究機構聯係上了,他們國家的特地派了一架專機飛過去,把那隻動物運走。
後來,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判定這種奇怪的生物,就是那種已經滅絕了的、’類人生物’中的一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專家們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這種 ‘類人生物’的智力很高,和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差不多,它們甚至還有了自己的語言,雖然這種語言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