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人類真正的祖先(1 / 2)

“我女兒和駝背老頭,也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並且這件事連著發生了兩次,到第三次的時候,我記得那天夜裏,我們一夜沒睡,守在窗前,悄悄地往外觀察,大概一直到了淩晨一點左右,外麵還是沒有任何動靜,我和駝背老頭精神都有懈怠了,隻有我女兒還全神貫注地往窗外看著,而我和駝背老頭為了抵禦陣陣的困意,泡了一杯濃茶,相對無言,慢慢地喝著。

就在這時,就聽我女兒忽然低聲說了句:”有動靜了“,我倆立即起來,往窗外看去,隻見在暗淡的月光下,有個東西在牆頭上探頭探腦,因為光線實在太暗了,離得又遠,我們實在看不清那是什麼東西,那東西好像在牆頭上探頭探腦,仿佛在觀察院子裏的情況,過了一會後,才一縱身子,從牆頭上跳了下來,我們這才看清楚,原來那是一直體形很大的猿,如果站直的話,和一個成年人的體形差不多。

那隻猿先往周圍看了看,然後搖晃著往曬紅薯幹的巨石走去。駝背老頭吃了一驚,低聲在我耳邊說,這個山中有些猴子,但卻從沒見過如此大的猿類;

我雖然不是學生物學的,但我也大概知道,猴子和猿類還有有很大區別的,比如猴子的體形一般較小,而且都有尾巴,走路的姿勢,是標準的四肢著地,身子很平;

但猿類的體形一般就比較大,而且上肢比下肢長很多,但猴子的四肢都差不多長,猿的智力一般比猴子高很多,總而言之,猿和人更為接近。

那時,我到那個道觀裏,已經有幾年時間,但在那幾年裏,我也從沒見過這個山中有猿,倒是常見一些猴子。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更讓我們震驚了——

隻見那個猿手裏還拎著一個袋子,它往周圍觀察了一下,沒有發現異常,這才慢慢地走到那塊巨石旁,用上臂把紅薯幹全部掃到了那個袋子中,還彎腰撿起掉在地上的幾塊,然後把袋子扛在肩上,翻身上牆,然後跳到牆外,消失在黑夜裏,我們三個都看呆了。

過了好大一會,我們打著手電趕緊去看了看,果然,連一片紅薯幹都沒留下。

原來偷紅薯幹的竟然是一個猿。從它偷紅薯幹的行為看,它的智力應該很高,雖然讓我們很吃驚,但也並沒多想,隻是覺得很特殊而已,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更加讓人匪夷所思了。

弄清是那隻猿偷走的紅薯幹後,我再晾曬紅薯幹時,就會隻在白天晾曬,而是在傍晚時分收起來,不再讓紅薯幹在外麵過夜,這樣一來,那隻猿就沒有機會再偷了。

在之後一段日子的午夜時分,我偶爾會聽到外麵有些異常的動靜,我知道,可能是那隻猿又來偷紅薯幹了,但我心裏有點暗笑——心想那個猿隻能空手而回了,因為它再也沒機會從我這裏偷走紅薯幹了,但讓我感到不解的是,猿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紅薯幹呢?

為此,我還特地步行到了七八十裏的一個小縣城裏,給我原來搞動物學的同事打了個電話,向他請教是不是猿類都比較喜歡吃紅薯幹,我的那個同事告訴我,無論是猿類還是猴子,有時確實會扒野外的紅薯吃,但從沒聽過它們特別喜歡吃紅薯幹,而且猿類一般是雜食動物,應該不會特別偏愛紅薯幹的,我回來之後,還特地看了看紅薯地,發現那些還沒收回來的紅薯,並沒有遭到任何的偷挖。

難道那隻猿類的口味比較特殊、像我一樣喜歡吃紅薯幹?我越想越隱約覺得,其中好像藏著什麼秘密似的。

從那時起,我開始研究其猿類來,並且在古代文獻的記載中,發現了很多對猿類的有趣記述,比如,古人傳說,猿很好色,經常會掠走良家婦女。西漢有個人叫焦延壽,他在自己的一本書《焦氏易林》中,就提到他的一個美妾,就是被猿給掠走了。

晉朝張華寫的《博物誌》中,也提到了四川的猿猴,掠走婦女的事件;古人還記載,猿猴還能釀酒,明朝的李日華,在《蓬櫳夜話》就記載 ,’黃山多猿猱,春夏采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我覺得,這些事很可能是真的,因為在古代時,生態和現在很不一樣,森林也比現在的多很多,那時候猿猴一定很多,在宋朝時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甚至有猛獁象生存過,因此古人接觸猿類的機會,應該比我們多。

雖然看了這麼多資料,但我仍然搞不清,那個猿猴為何這麼喜歡吃紅薯幹呢?我原來以為,那隻猿幾次見不到那種紅薯幹的話,它便會就此作罷,漸漸就不會來了,事情的發展卻讓我怎麼都料想不到——

越是偷不到紅薯幹,那隻猿來的就越頻繁,甚至開始每夜都來,並且不再偷偷摸摸,而是故意發出動靜,甚至怒吼幾聲,仿佛是在威脅我,讓我繼續提供紅薯幹似的,這讓我有點膽戰心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