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天微亮就留了一封書信就起身了,他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謝過店家,他給掌櫃的留了自己寫的幾幅對聯,以便店家逢年過節的若是不嫌棄的話,還可以拿出來掛掛。
江小白隻有這幾個字他認為才是他拿得出手的,江湖俠士,點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沒有“湧泉”,隻有留字以謝掌櫃的留宿之恩以及曾銀兩之情。
這個掌櫃的認為江小白是他的福星,招財童子,也贈了十兩銀子給江小白,這掌櫃的還真是個善心之人。還別說,這掌櫃的這一舉動雖說無心之舉,後來江小白還真成了他的搖錢樹。
掌櫃的有幾副對聯被他用了,風吹日曬的,也就那個樣了,隨風而逝。
有一副對聯,掌櫃的認為字好意也好,被他珍藏了起來。這副對聯後來是價值連城,還救了他一家老小。當然這是後話。
城門一開,江小白就入了城。
入城時這官兵可查得比較嚴,看了路引,還要做登記,還得交十個銅板才可入得城去。
江小白就把準備買鞋的銅板交了十個。
後麵一個濃眉大眼的武林人士裝扮的人沒有路沿還準備來硬的,好家夥,城池裏立即出現八百鐵甲軍,個個手持□□。城樓上,上千弓箭手,箭立即上弦。
這錦陽城不愧是錦陽城,這架勢,真牛!真他媽的牛逼!
他奶奶的,那些坐馬車的、騎大馬的,衣服亮晶的怎麼就過了呢?
江小白還以為錦陽城堪比梁國國都玉京城的原由,治安才比較嚴,原來到哪裏還都是哪個理呀!
江小白交了銅板也沒停留。
錦陽城不愧能與梁國國都玉京城媲美,這一大早的,街上就熱鬧了起來。
江小白抬眼望去,街道兩邊多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錦陽城還真是大,一眼望不到街頭。隻見商鋪招牌旗幟迎風飄揚。
江小白打算先隨便逛逛再作打算,閑來無事便往東行去,街上的人越來越多,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的車子,都處人頭簇動。
叫賣聲,吆喝聲,……各種吵鬧的聲音源源不斷,行人絡繹不絕。
最顯眼的是江湖人士裝扮的,這錦陽城比江小白所走過的其它城市見到的武林人士加起來也要多。
而且操著外來口音的也不少,三五成群的,獨行俠也很多,頭戴蓑笠,背著劍,或提著大刀的,也有蒙著麵背著弓箭的,比比皆是。
江小白從服飾可以看出來的就有靈心峰,銀月旗,烽火書院,天鶴派,風清門,玄天劍宗,日月教……江小白有點看不過來。
老聽別人講的十年封山的鐵劍門,好像江小白也看到了,江小白還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服飾,確實是,三男一女,都隻有二十歲左右。
鐵劍門開山的日子到了嗎?都是些年輕人,這是讓他們行走江湖曆練曆練吧!
街甚是熱鬧。
“咕咕”的響聲從江小白的肚子發出來,告知江小白該朝食了。
江小白摸了摸肚皮,抬頭一看,很近就有一麵店鋪的旗幟正輕輕地飄著,飄得挺歡,江小白就走近了旗幟上寫著“德悅香館”的粥鋪。
粥鋪裏麵坐滿了人,江小白就坐在了外麵的桌椅上,剛坐下,熱情的聲音就傳來了。
“客官,需要來點什麼?”店家就笑著詢問了起來。
這家粥鋪看似不大,這裏裏外外也可供百人用餐,這家店也就有三個人在忙活著。此時是一個三十幾歲的中年男子在詢問江小白。
裏屋桌子已圍滿了人,好不熱鬧。
江小白隻是一個人占了一張桌子,他現在樂於清靜,故事聽多了,都差不多,也隻是偶爾聽聽。
“來一碗白米粥,再添十個牛肉餡的包子,三根油條。”
“好嘞,客官,請稍等,馬上送來。”
“你聽說了嗎?張、黃、陳、吳、秦、呂,六大世家各設下了擂台比賽。”
“王老二,這個錦陽城誰不知道呀!估計天下武林人事都知道了,不是廣發英雄帖了嗎?比賽共七天,今天不就是頭一天嗎?”
江小白還真不知道,也沒聽說,估計他來江湖一年了,還沒有入江湖吧,他也沒有見到什麼英雄帖。
江小白心想,怪不得這錦陽城會有如此多的江湖人士聚集,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怎麼沒有人跟我發英雄帖呢?
江小白想多了,這一路上,也隻是聽聽故事,看看風景,最多趕跑了幾個山賊,還想收英雄帖。
江小白見王老二又開口了,他便堅起了耳朵。
王老二:“張老六,你知道?那你知道這些世家為何舉行擂台比賽?”
這王老二的語氣中似有不屑,張老六也不見氣,問道:“你知道?為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