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 第三十二章(1 / 2)

馬車繞來繞去,兜兜轉轉,翻山越嶺,走橋過河,入小鎮,住城池。這樣又行了兩個多月,離青東城池不遠了,今日個晚上找一小城鎮歇歇腳,明個兒午時一刻便可入得青東城池。

這一路上,走得不急也不慢,偶爾晩上行路,白天休息。老劉頭謹記家主的囑咐,自然不願意晚上趕路,還是那句話,江小白的話還是要聽的。

為什麼偶爾晚間行路,隻因江小白好一口,他想聽聽故事。晚上行走,白天他則可去聽聽故事,他可不是為了好玩去聽故事,而是為了探探消息。行走江湖可不能閉門造車兩耳不聞窗外事,消息靈通準確才能保平安。

梁國江湖似乎有點亂了,各處明爭暗鬥不斷,監察司彼於應付聖英門也無暇顧及門派之間的爭鬥。

這不得從四個月前錦陽城那場賽事說起,因七殺令的出現,賽事被迫停下。賽事停後,城門又未開,各路英雄各路豪傑暫時不能離城,引起眾雄不滿,於是蜂湧至城門。

眾豪傑來到城樓門前,在楊不凡一幹人的挑唆下,群雄大鬧。司馬城主心裏急呀!憑他們那點實力怎麼鬥得過眾雄,如錦陽城監察司不受此一劫,再加江王李三家勢力,還可以同眾雄掰掰手腕。於今,動粗是不行的。說理,憑司馬城主一張嘴怎麼鬥得過楊不凡一幹人等。官府有何理由不放眾雄離開錦陽城,命是大夥兒的,丟了,官府管得著嗎?闖江湖,哪有不丟命的,怕死就窩在家裏,出來幹嘛?你官府就能保大夥兒平安無事?

什麼是江湖?江湖是什麼?

江湖人的事,江湖人解決。

官府又憑什麼幹涉,官府不管老百姓的活計,倒管江湖人的事挺勤的,官府是想讓江湖也入得官家嗎?

那樣子的江湖還是江湖嗎?原來的江湖多逍遙自在,如今哪還有江湖的樣子?

監察司管江湖,死的江湖豪傑更多。

監察司一人獨大,明裏維護江湖,暗裏打壓各門各派,不讓江湖成長起來,這純粹是想讓江湖滅亡嗎?

憋屈了幾十年,老子再也不幹了,從今個兒起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楊不凡帶領眾豪傑正想動手時,城門卻被打開了。在司馬城主焦頭爛額,控製不住局麵時,收到了上奉的飛鴿傳書。

司馬城主看後,大喜。他本也想打開城門放眾英雄,各門各派的人離去,但又怕上麵追究下來而責罰他辦事不力,私自作主,與江湖人士有勾結,這一封書信真是一場及時雨呀!

你們走吧,都走吧。這樣我還落得兩耳清靜,安心當我的城主,豈不快哉?

各門各派眾英雄皆離去。

不多日,江湖又發生許多暗殺事件,而被暗殺的竟大多是江湖大佬。

刺客暗殺不成,逃脫不了,則咬舌而盡。刺客的嘴巴裏早含有劇毒,咬破即可。如何查得?

七殺令現世後,聖英門徒事後又一夜消匿於江湖。

監察司查聖英門多時,也毫無所得,征對江湖暗殺事件一軲轆推給了聖英門,想號令眾豪傑圍剿魔門。

楊不凡一幹人等又出來與官府對著幹,專與監察司作對。

你監察室平時作威作福管我們江湖人士,現在出了事,又想利用我們。

聖英門,何時做事不負責任?他們所殺之人必出七殺令。你當我們是三歲小孩嗎?這些刺客是屬於一個更大的組織,背後人物有可能牽涉到官府之人,你們不去查,卻誤導江湖人士,居心叵測呀!

楊不凡一鬧,監察司明裏還真不敢動他,以免激化矛盾再次引起江湖豪傑不滿,暗地裏查起了楊不凡一幹人等。

江湖現在亂了套,趁火打劫的有,為報私仇的有……各地紛爭不斷。

江湖人士怨恨監察司不作為,誰還聽監察司的話,麵對監察司的人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人人自危都來不及,哪能真心相待呀。

甚而有江湖人士熱血一上頭,誰還鳥你監察司。還有與監察司有仇怨的,還偷偷的獵殺起監察司的司兵來。

這樣一來,自然引起官家不滿,所有城池都加派司衛司兵把守,所有出入城池者不僅僅是交銀兩的問題了,不但接受嚴行盤查還需要通關文書才可入得城池。

好聽故事的江小白得知這一消息後,便和王雪瑩,趙清荷她們商議,沒必要就不入城池了。因此這一路行來有時是借宿客家,有時是住小城鎮。

江小白一行人書生模樣打扮,這一路江湖人士自然沒有鳥他們,這強盜土匪還是碰到不少,這對他們來說這不算事,自然是一路無險明個兒午時即到青東城。

離青東城池六十裏路有一個東山湖的小鎮,此鎮因東邊有一處方圓百裏的水湖而得名。今晚上,江小白一行人準備落腳於此鎮。

江小白一行人進東山湖鎮時是酉時六刻鍾,一行人隨便找一家客棧歇腳。八月的天,此時,東山湖鎮上空的太陽還老高。

安頓好後,已經是酉時七刻鍾了,一行人下得一樓來吃飯。

此時,吃飯的人挺多,隻有靠大門兩邊各有一張桌子是空著的。一行人圍大門右邊桌子而坐。酒菜很快就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