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台上的英俊少年正是秦毅,離家的三個多月以來修為沒什麼進步,但做了不少行俠仗義的事。一方麵是因為天生的那點正義感,最主要的是著實過了一把俠客癮。秦毅實在是喜歡那種被人稱為少俠,被人頂禮膜拜的感覺。
開始的時候因為馨兒的大婚而憂傷,什麼也不想做。後來無意間在強盜手中救下了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書生的幾句好話就讓秦毅愛上了大俠這個稱呼。
我們的秦大少爺接下來的旅程近乎於精神分裂一樣,有時候暗自神傷,有時候因為做了兩件好事而得到稱讚而飄飄然,早就將秦雲天的話忘在一邊了,每次要行俠一下的時候都會把雷鳴劍拿出來秀一下,盡管打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對手,因為這把劍的確很漂亮。
秦毅是前幾天來到濟寧俯的,本來也想去台上出出風頭的。不過很多人在台下看著,跟個接頭賣藝似的,“大俠”又怎麼能做這種事呢。
但以秦毅的個性怎麼也不願意錯過這麼大的熱鬧,就在台下觀望著。剛才看到武者要結果了老和尚的性命,就一個影魔步衝上台來救了和尚。
“你為何要傷這位大師性命?”秦毅俠氣十足,其實他更想聽的是老和尚歌功頌德。
嚇了一跳的武者這才定睛去看秦毅,由於修為比秦毅高,秦毅也沒有特意去隱藏修為,一眼便看出秦毅隻是子爵初期。剛想大著膽子質問秦毅是何人,為何多管閑事,又想起秦毅剛才恐怖的速度,一時不知用什麼語氣和秦毅說話。
這時在觀禮台上的濟寧知府再也坐不下去了,直接在台上大喊道:“兩位住手!”這時那個老和尚也站了起來,怒目的看著武者。濟寧知府又看了看老和尚,琢磨著是不是應該喊三位。
老和尚這時看了看秦毅,對著秦毅施了個僧禮道:“多些小施主救命之恩,小施主年紀輕輕就有這麼高的修為,而且又深具俠義之心,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輩分內之事,大師不必介意。”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秦毅的這套台詞已經到了駕輕就熟的地步。不過就是秦毅自己也沒想出老和尚與武者的比武哪有不平來。
“三位都是國之棟梁,千萬不要因為誤會而起什麼爭執。”秦毅與老和尚說話之間知府帶著兩個護衛已經走到近前。
“剛才若不是這位少俠相救,恐怕老衲早已命喪九泉了。知府大人一言之間怎麼就變成誤會了。”和尚雖然年齡很大,但修心的功夫實在是淺的很,還對剛才的事耿耿於懷。
“三位都是本領高強之輩,下官會將三位的神通上報給朝廷,到時大家同朝為官,切不可傷了和氣。”知府說完看向武者與和尚。
武者這麼半天都沒敢言語,必定對上兩個子爵期的高手自知勝算全無。
秦毅此時已經禦劍飛到半空之中道:“本人對這些世俗中的功名利祿沒有興趣,知府的好意在下心領了。”接著看了看武者道:“多行不義必自斃,你自己好自為之。”這也是秦毅這兩個多月最熟練的台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