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考那些事(2 / 3)

言:“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

後經證實了解,該男子名為李銘,父親李剛是定保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長。此事一出迅速成為網友和媒體熱議的焦點,“我爸是李剛”語句也迅速成為網絡最火的流行語。甚至開始了“我爸是李剛”的造句比賽,如“試問卷簾人,卻道我爸是李剛”等等。

對此,社會上引起廣泛議論。

對於“我爸是李剛”的流行,燕京師範大學傳播學教授張忠認為,“造句行動”看似幽默搞笑的背後,其實是人們自發形成的對權力階層的一種聲討。他們的行為表現出對權力階層的痛恨。

《紐約時報》網站發表評論說:“李剛事件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中國一些政府的強權意識,但另一方麵媒體、輿論最終還是使得李銘被審查,最終產生了相對公正的審判。”

....

鑒於此,作為即將邁入大學教堂的你們,又有何感想?請將你的感想寫成800字左右的文章。

....

看完題目,蘇軾心中就很氣憤,世上竟然有這樣的人?怒火像沸油一樣,燃燒著那顆火熱的心。

蘇軾老覺得不做點什麼就不能發泄心中的怒火。

所以,他醞釀了十幾分鍾,把自己所想說的想好,然後毅然寫在了作文紙上。

如此,蘇軾才呼了口氣,拿起筆,翻到選擇題,繼續答題。

其他的題目不算難,蘇軾做得很順利,所以考試還沒結束,蘇軾就已經做完了。

再認真地檢查一遍,就放下卷子,向宋凡看去,發現她也在檢查。又等了幾分鍾,發現宋凡已經檢查完了,而這時宋凡也向蘇軾看了過來,兩人一對眼,彼此使了個眼色,便不再看對方。

蘇軾看了看表,離考試結束大概還有二十分鍾,整理好東西,就交了卷子離開了考場。

而宋凡在又檢查了幾分鍾後,也交卷離開了考場。

最後,兩人都回到了全班自習的教室。

“宋凡,考的還好吧,看你提前交卷了。”

“嗯嗯,還不錯,你的情況我就不問了,看了神氣的樣子我就知道了。”

“額....你也太不配合了。”

“好了好了,大才子,快點拿出數學總複習和卷子來,你不是說有幾題不太懂麼?趁著現在還有點時間把它弄懂。”

“好吧,美女,等會兒。”

接下來,時間就在討論中緩緩流過。

....

下午,數學。這個考場七班就蘇軾一個人了。

這時候,蘇軾就遠遠木有上午語文那麼順心順手了。

前九個選擇題還是很容易的,後麵三個卻有些難度了。

費了一番周折,蘇軾把第十題做出來了,看了看表,發現竟然做了近十五分鍾。然後,也不再研究十一十二兩題,蘇軾趕快做填空和解答題。

做這些題目,蘇軾堅持會做就做,不會等下再做的原則,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當然這些“關”和“將”都是比較容易攻克的。

剩下一個填空和三個大題的第二小題沒有思緒。蘇軾絞盡腦汁還是把其中一個相對較容易的大題弄出來了,不過為此,蘇軾額頭上竟出了點汗....

至於剩下兩個大題,蘇軾把第一小題的答案檢查了一遍,發現並沒有錯,然後開動腦筋思索著第二小題解答方法。一般大題第一小題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