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南山
終南山,世人稱之為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古書有記載:“終南橫亙關中南麵,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裏,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景色更是說不出的幽美,千峰疊翠,深穀幽雅,令人陶醉,流連忘返。有詩言曰:“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其山鍾靈毓秀,宏麗瑰奇,無能出其右。
景色雖美,但山勢挺拔險峻,道路崎嶇,大穀有五,小穀過百,連綿數百裏。
山上有一景觀,常為道家讚譽,稱曰說經台。傳說此處乃為老子傳經布道之所。
在說經台西麵的峻峰之上,有一處叫化女泉,相傳老子路遇白骨,心生不忍,點化成人,收其為弟子,賜名徐甲。老子用七香草化成一妙齡女子考驗徐甲,徐甲卻經受不住挑逗,欲行不軌之事,老子大怒,手指一點,徐甲又化為白骨。最後有弟子尹喜,苦苦為之哀求,方有把其恢複為人。而七香草美女,則化為一眼清澈的泉水,化女泉由此而得名。該處泉水清冽,人可飲之。
此時,卻有一個少年在水中恣情的遊耍,時而魚躍而出,時而閉氣水底,間或從水中丟出幾條依舊搖尾的大魚。這名少年越有十六七歲的光景,生的劍眉朗目,鼻梁挺直,嘴角掛著一抹淺淺的笑。年齡雖少,裸露在外的身體,卻是說不出的強健,眉宇間更是透視出勃勃的英氣。雖然在遊耍不已,可從敏捷的動作,以及隨著水流的波動而能一直微調著一種奇怪的平衡,不難看出,該名少年身負深厚的內力。
刷的一聲,少年沒有任何憑借的飛向了岸上,拿著衣服隨意的抹了抹身上的水滴,便穿在身上,撿起兀自在動的幾條魚,嘴裏喃喃的說:“不知老頭回來了沒,要是不回來,這幾條魚我就自個兒吃了。”
化女泉不遠處,有一處平地,平地上搭著幾間小屋。小屋很安靜,四周用籬笆圍了一個庭院,也許時日很久了,籬笆上都爬滿了山藤。小茅屋雖然簡陋,但五髒俱全,竟然還有走廊回欄,屋內打掃的很是幹淨,陳設雖然簡單,亦能看得出屋主的雅致。側間竟然還隔出了一個小書房,一張桌子上擺滿了文房四寶,牆邊放著一個書架,分為兩列,一列是常見的四書五經,一列是各種武學書籍。不錯,是武學書籍,這要是被江湖中人看到,多半要大跌眼睛。因為書架上陳列的不是簡單的武學書籍,而是江湖幾大門派不傳之秘辛典籍,仔細掃視上麵有少林的拳劍絕技手抄本,武當的內功心法,崆峒的風雷掌,峨眉的出雲劍,另外還林林總總的陳列著各種內功拳劍的抄本,令人忍不住咋舌。
少年卻是毫不在意,走進書房,隨手從書架上抽了一本昆侖雪花劍術抄本,急急的走了出去。嘴裏還念念有詞:這生個火真難,柴草又不夠幹燥,隻能拿這些勞什子書來點點火了。
什麼,要用這個來點火,這少年果真是家有巨寶而又不知珍惜。少年的此等舉動,令早已經悄無聲息潛伏在一側的老者暗歎不已。這個老者雖然須發全白,但麵色紅潤,眼睛微眯,不時的閃著電光,太陽穴高高隆起,加之身材高大,極有威勢。
看到少年真的拿著雪花劍術抄本要去生火,實在看下去,幹咳了一聲,走了進來,看著少年:然兒,你這是去做甚?
二、天玄心法
這名換做然兒的少年,大名叫秦言,從他記事時起,就和這名老者住在一起,老者時常外出,秦言至今不知他什麼名諱,老者不說,秦言也懶得問。老者時常隔個一月半月便會來一趟,教授秦言各種技藝。書架上各門派的武技秦言已經練的純熟無比,欠缺的隻是經驗和曆練。
老者在秦言很小的時候,便用內力幫助秦言打通了生死玄關任督二脈,教習他修習一種奇怪的內容心法,每天他都像蓄水一樣把丹田蓄滿,然後在散之在奇經八脈,氣勁隨著心意遊走,去打通全身堵塞淤積的經脈。每打通一處,秦言體力便透支殆盡。這個時候,老者便用奇怪的藥物放在平時洗澡用的大桶裏,讓他盤腿坐在裏麵,用意念把散發出的氣勁再蓄積進丹田。運行七個周天後,秦言便感覺到說出不的舒適與暢快,全身每一個出氣孔仿若張開一樣。如此忽忽數年,秦言已經卓然成人,而全身的經脈已經打通了七七八八,身體裏充盈著充足的氣勁,各門派的技藝劍術,被這種氣勁的催發之下,竟然很容易達到這些門派較高的層次。秦言有時好奇的問老者:書中說要好多年才能達到的境界,為何我卻很快便能突破。老者淡然一笑,眼神有頗有些蕭索,傲然地說:我的這套內功心法,隻怕全天下找不到第二人能與之匹配,除非但那個人早已經隱沒於江湖。然兒,你記住,這套心法是道家經典托化而成,叫天玄心法。這套心法練到第七層,便可以凝氣勁於體外,真氣外放。最高境界有三關,分為天地人,突破第七層便可以達到道家“人”的門戶,便可由後天進入先天。達到“地”級,就可以借天地之玄氣,自然之變化,為己所用,破敵與數丈之外。“天”級則是更為神秘莫測,遁入神道。說到這裏老者則是無限向往:可惜啊,至今還隻存在於傳說之中。秦言看著老者那無限遐想的樣子,不由得被吸引,想不到一向自傲的老者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又想到這個功夫這麼有神效,練得愈發起勁起來。終於在前幾日,突破了第六層,已經能真氣外放,雖然不能擬物,但也足夠笑傲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