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常用骨傷科保健中成藥功用(一)(1 / 3)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雖然人體的退變、老化,以及頸部勞損的過程難以抗拒,但頸椎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合理的早期幹預,是能夠延緩頸椎退變的發生、發展,從而起到預防頸椎病的作用。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對於頸椎病患者的預後是甚為重要的,盡早發現,盡早預防,將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預防頸部外傷

頭頸部嚴重外傷容易受到重視,而一般的外傷雖然不足以引起骨關節損傷,但可能會導致局部軟組織包括韌帶的輕微損傷,若不及早診治,容易使其愈合與修複不佳,導致頸椎失穩(穩定性變差),加速頸椎的退行性改變而導致頸椎病。在日常生活中,應時刻保持預防頸部外傷的警惕,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刹車等。由於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車時,頭頸部因慣性向前俯衝,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乘車時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同時要學會雙手抱頭,彎腰屈髖屈膝的保護姿勢,一旦遇到急刹車時即可有效防治頸部損傷。

頸椎的頭號殺手是頭、頸、肩部位的急性外傷。因為頭頸部跌仆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容易造成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變。

預防說起來容易,但是有些外傷的發生卻是極易發生又難以防備的。下麵舉一些常見的實例,大家一定要注意:

坐車時打瞌睡,遇緊急刹車,頭部因為慣性突然向前甩頭然後極度後仰造成頸椎損傷,醫學稱之為“頸椎揮鞭性損傷”,其危害不可小覷。

父母生氣時擰孩子的耳朵,孩子為了躲避而急劇扭頸。

父母用巴掌打擊孩子的後頭部,會引起頸部肌肉及周圍軟組織的損傷。

嬰幼兒頸部肌肉未發育完全,如果抱孩子的姿勢不正確,極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

在進行頂牛、頭頂倒立、前滾後翻及騎頸娛樂等項目時,動作不得要領、不重視預備活動,也可造成運動損傷。

安全帶也能預防頸椎病

有許多原因可引起頭頸部外傷,進而演變為頸椎病,這些原因通常不外乎三大類:一是交通意外損傷;二是運動性損傷;三是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損傷。

隨著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交通意外損傷已成為首發因素。主要是高速行駛的車輛突然刹車造成的“揮鞭傷”。這種損傷在前麵已經提到。最嚴重的“揮鞭傷”可致頸椎骨折。

“揮鞭傷”的嚴重程度與行駛速度、傷者坐的位置、頭部方向及車輛本身狀態等都有關係。安全帶可以減小受傷的程度。車速快、鄰近駕駛員的位置、頭麵部朝向行駛正前方或正後方的嚴重些。但是無論怎樣,係好安全帶對生命和頸椎都是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

避免過度疲勞

疲勞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現在也越來越成為頸椎病不可忽視的慢性殺手。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戶外活動時間的減少,一些所謂的“現代文明病”隨之而來。比如陪親友通宵達旦玩麻將,青年人沉迷於電腦前玩遊戲,家庭主婦長期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肥皂劇,駕駛員局限在駕駛室裏長途疲勞駕駛,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也會成為疲勞的因素。有些職業如會計、長期使用電腦者、長期伏案工作者及一些要求長期低頭及偏頭工作的職業者,當頸椎長期處於固定不動的位置,頸椎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發生痙攣性改變,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長此以往,頸椎發生代償改變,如頸椎韌帶增厚、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甚至突出、椎間隙變窄、嚴重時壓迫脊髓、椎動脈及神經根,從而產生頸椎病的一係列表現。

少拎重物

或許不少人有過這樣一種生活經曆: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到家後突然發現胳膊酸了、脖子疼了,甚至手麻了!原來,拎重物是誘發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上肢如同吊臂一樣通過許多肌肉與軀幹和頸部進行鏈接,從而發揮上肢正常的生理功能。當拎重物時,重力會通過肩部肌肉的收縮轉移到頸項部,導致頸部負荷加大,時間久了,會引起頸肩部肌肉痙攣、受損。若本來就存在頸椎退變,那麼隨著頸部負荷的增加,頸椎間盤受壓變窄,頸椎間孔縮小,會導致神經、血管受到刺激,誘發頸椎病的出現或加重原有的病情。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減少長時間拎重物,要懂得如何去保護好我們的頸椎,實現防病治病的目的。

避免頸椎超限活動

頸椎病是退變性疾患,因此應避免讓頸椎過多地過度活動。頸椎局部的製動與合理的活動,是頸椎病康複的基本條件。有許多人頸部活動時存在彈響,其實這是頸椎小關節的關節囊鬆弛的表現。有些人往往喜歡自行大幅度甩脖子以獲得彈響聲,認為能鬆解頸部痙攣。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這種做法與手法治療完全不一樣,因為胡亂的、過度的頸椎超限活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退變。

注意頸部保暖

冬天,人們總是自覺的加衣褲、穿棉鞋,卻少有人注意頸部也會受寒。中醫有句話“寒主收引”,就是說受寒會使肌肉收縮。通過現代醫學的觀察也發現,在寒冷的作用下,頸部血流變慢,新陳代謝低下,頸椎的各肌肉、韌帶處於保護性收縮,此時如果你摸摸自己的脖子,就會發覺那裏的肌肉比較僵硬,不像正常時那麼鬆軟,即醫學上所說的“攣縮狀態”。

肌肉的這種攣縮狀態,長期下去會對頸椎關節過度牽拉,造成各個頸椎失去原有的平衡,就好比菜盤裏的菜沒有碼齊,歪歪斜斜,而它們中間的緩衝墊——椎間盤受到的壓力也就不平衡,一邊壓力小,而另一邊的壓力就增大,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就造成椎間盤向一邊突出,這就是平時說的“椎間盤突出症”。一旦突出的椎間盤壓到頸神經或者脊髓這些重要的組織,就會引起肢體的相應症狀。

因此,在秋冬季節,千萬不要追求衣衫美觀,而忽視了這些健康的細節:外出時圍圍巾,穿高領毛衣、立領棉衣;已經患有頸椎病的人,晚上可用頻譜儀等保健器械照射治療,或用熱水袋、電熱餅保暖,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恢複肌肉組織彈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