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導致大明滅亡的罪魁禍首嗎?
曆史不斷在他腦海中浮現,他的眉頭是越皺越深。
明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
為什麼說大明實亡於萬曆呢?
正史和野史都隱隱指向一個原因,大明之所以會滅亡那就是因為他的叛逆所致。
因為他痛恨帝師張居正在世的時候管教的太嚴,所以下旨抄了張居正的家,並削盡其官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廢除了張居正變法。
還有,因為他寵愛鄭貴妃,想違背《皇明祖訓》廢長立幼,掀起了國本之爭,爭不過群臣就幾十年不上朝。
原本正走向中興盛世的大明竟然在他的叛逆之下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事實是這樣的嗎?
根本就不是!
這就是謠傳。
現在的他痛恨帝師張居正嗎?
開玩笑呢。
他這幾天都在忙著安排人給張居正處理後事呢,還賜下了不少財物,而且還追贈帝師張居正上柱國。
這誰造的謠啊?
他有病啊,剛賜給張家財物又命人去抄家,剛追贈張居正上柱國又削盡其官秩。
這事為什麼會如此前後矛盾,荒誕離奇?
他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給耍了,那些文官的目的就是利用他的叛逆清算張居正,廢除變法。
而且,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還造謠扭曲曆史,把所有黑鍋都扣他頭上。
他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哪有那麼多歪心思?
準確的說他現在才十八歲,他是嘉靖四十二年九月初五生,要過了九月初五他才是實打實的十九歲。
這會兒的他說的好聽一點那是純潔的如同一張白紙一般,說的不好聽一點,他就是個小白,壓根就不知道人心的險惡,更不知道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有多可怕。
不過,這是前一刻的他。
現在的他已經不同了,因為他融合了一個後世的靈魂。
這個後世的靈魂也是一個叛逆少年。
這家夥的叛逆就在於沉迷小說,每天睜開眼就是看小說,吃飯看,睡覺看,走路看,無時無刻不在看,誰說都不聽。
原本這不是個好習慣,但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卻是個天大的好習慣。
明朝的小說他看了不少啊。
他已經不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了,這張白紙上已然寫滿了曆史,寫滿了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
更重要的,他就如同頓悟了一般,思維變得異常清晰縝密。
大明實亡於萬曆朝沒錯。
但是,大明並不是亡於他萬曆皇帝之手,大明是亡於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之手。
大明現在看似正走向中興,其實還沒有。
張居正變法才剛剛開始不久,大明還是內憂外患,北虜南倭。
北虜即將演變成哱拜之亂,南倭那更是要集結幾十萬大軍打到大明家門口來了。
大明朝堂那更是貪官汙吏橫行,黨爭不斷。
最重要的,大明的土地兼並太嚴重了。
那些貪官汙吏動不動就是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田地,平民百姓手中的田地卻越來越少,很多平民百姓甚至沒有了一點土地,變成了流民,到處找草根樹皮吃。
平民百姓沒了田地再吃光了草根樹皮就會餓得造反了,如果任由土地兼並繼續下去,大明必亡。
張居正推行清丈條例那就是準備下狠手收拾那些瘋狂兼並田地的文官了。
這個明眼人就能看出來,因為按大明官員的俸祿,當官哪怕幾十年不吃不喝那都買不起幾千畝田地。
田地可是最少二十兩銀子一畝,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地那就是幾十萬兩甚至幾百萬兩,這些錢怎麼來的?
說不出正當來源,那就是抄家流放!
這是要他們的命啊,那些文官能讓變法繼續嗎?
曆史上,那些文官正是利用他的叛逆誘使他欺師滅祖,廢除了張居正變法。
這樣他們才能繼續瘋狂兼並土地。
大明就這麼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他就是被這幫家夥給耍了,耍完還要把黑鍋全扣他頭上,搞得好像大明滅亡全是他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