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能做事不如會做事(5)(1 / 2)

馬謖是蜀國的將領,得諸葛亮器重,遷任為參軍。公元229年,諸葛亮興兵攻魏,命令馬謖督諸軍為前鋒,與魏將張郃大戰於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節製,指揮失宜,最後為張郃所敗。諸葛亮的興兵計劃遭到破壞,被迫退兵漢中,將馬謖下獄,死於獄中。曆史故事“孔明揮淚斬馬謖”講的就是這個曆史事實。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很惱火。但魏兵在大將軍司馬懿的率領下,卻窮追不舍,諸葛亮畢竟是少有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一方麵將馬謖抓捕入獄,以震軍威,以嚴軍紀,同時他又冷靜地思考對策。他想,以自己的兵力直接迎戰司馬懿,毫無勝利的希望,如果倉惶逃跑,司馬懿肯定繼續追殺,可能要當俘虜。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左思右想,諸葛亮迅速做出軍事布置:急喚關興、張苞,吩咐他倆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並鼓噪呐喊,虛張聲勢。命令張翼引兵修劍閣,以備走路,命令馬岱、薑維斷後,伏於山穀之間,以防不測。並命令將所有旌旗隱匿起來,諸軍各守城鋪。命令將城門大開,不要關閉,每一城門用二十軍士,脫去軍裝,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灑掃街道。其他行人進進出出,沒有一點緊張的表現。吩咐完畢,諸葛亮自己身被鶴氅,頭戴華陽巾,手拿鵝毛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來到城樓上憑欄而坐,然後命人焚香操琴,顯得若無其事,安然無恙。司馬懿前鋒部隊追到城下,卻不見城內一點動靜,隻見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賞景,感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諸葛亮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敢貿然前進,便暫停下來,急速報與司馬懿。大將軍司馬懿以為這是謊報,便命令三軍原地休息,自己則騎馬飛馳而來,要看個究竟。果然,諸葛亮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閑自在,根本沒有什麼恐懼和驚慌的表情。

當機立斷,才能謀大事、成大事,否則猶豫不決就會一事無成。有些人總是前怕狼後怕虎,最後耽誤的還是自己。

13.拖延害死人

假使你有拖延寡斷的做事習慣,你應該立刻奮起擊敗這種惡魔,因為它是以破壞你各種進取的機會。

一個人易犯的大錯,就是怕犯錯。猶豫不決是避免責任與犯錯的一種“方法”,它有一個謬誤的前提:不做決定,不會犯錯。希望做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別懼怕犯錯;他從沒犯過錯,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善,如果他對不起這幅完善的圖像,強勁的自我就會被擊得粉碎,因此,他認為作決定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這種人有兩個“方法”。一個方法是:盡量不要做太多的決定,而且盡量拖延決定。另一個方法是:找一個現成的代罪羔羊。使用第二種方法的人會倉促地作決定,但他所做的決定大都不成熟,而且一定半途而廢。這種人所做的決定不會給他帶來困擾,因為他是完美的,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出紕漏,因此,何必考慮事實與結果?隻要自己相信那是別人的錯。要是他的決定出了錯,反正他還是同樣能保有他原來的假想。

顯而易見,這兩類型的人都錯了,第一類型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為他一點也沒有行動。第二類型的人時常在衝動與考慮欠周的行動之間自尋麻煩,總而言之,采用“猶豫不決”的方法是毀滅你內心自我的原凶。

一份分析2500名嚐到敗績的男女的報告顯示了,遲疑不決幾乎高居31種失敗原因的榜首。

決心的反麵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個人必須切實地征服的公敵。

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做好準備,可以開始將書中描述的原理定則付諸行動,於是你就有機會考驗一下自己快速下達堅定不移決心的能力。

一份分析數百名百萬富翁的報告顯示,這其中每一個人都有迅速下定決心的習慣,而且改變初衷的時候會慢慢來。累積財富失敗的人則毫無例外,遇事遲疑不決、猶豫再三,就算是終於下了決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帶水,一點也不幹脆利落,而且又習於朝令夕改,一日數變。

該做決定的時候怎麼辦?要決定的事,簡單的如今天該穿什麼衣服,到哪兒吃午飯。慎重的,譬如要不要辭職等,你是不是既做決定,就按部就班接著下去?還是過分擔憂會有什麼後果?

由於恐懼自主,恐懼批評,恐懼改變,遲遲不能決定,而愈是猶豫就愈恐懼。人產生猶豫的緣故十之八九是因為有某種恐懼感。

為了怕別人笑,最最單純的事也可以反複思索數小時。能買那條紅緞的床罩嗎?下班後要不要去喝一杯?請人家吃飯該做牛肉還是茄子?要是做了牛肉,絕不會說我小氣。茄子好像太小家子氣,而且……

再者是恐懼別人把你定型為某一類的人。這種情形大致算是一種自我封閉的恐懼:自以為決定做一件事就表示其他的事你都不能做,一輩子隻限於一個範圍之內。例如,體育好的頭腦就不行;隻可能語文好或數學好,不可能兩者都好;或不可能同時喜歡古典音樂和搖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