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有情有義一生受益(2)(1 / 2)

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容易受一些小事情,小恩惠的感情折服。有心計的人無論做什麼事,總是身先士卒,有功勞就退身在後,對死去的人表示悲哀並安葬他,對受難的人流著眼淚安慰他,對饑餓的人要把自己的食物給他吃,一個將領若能做到這樣,就能所向披靡,每戰必勝,對待士兵這樣,對待平民百姓也一樣,隻有尊重他們,愛護他們,在行動上感化他們,他們才會被你收服,為你所用。

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帶領兵馬攻打齊國,在戰爭中樂毅身先士卒,兵馬奮勇爭先,把齊軍打得潰敗而逃。樂毅帶領燕軍,長驅直入,僅半年功夫,燕軍就取城七十八座,隻剩下莒和即墨兩處仍在頑強抵抗。樂毅認為,單靠武力收取不了齊國的民心,民心不服,即使將齊國攻下,也難以鞏固。眼下齊國這二城,均在掌握之中,成不了大事,不如“以恩結之,使其自降”。為此,樂毅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在進軍途中,樂毅向齊國軍民廣為宜渝恩德,安撫百姓。他帶兵一入臨淄就申明軍紀,並用官爵爭取齊國上層人物的歸服。後來樂毅領兵打到畫邑,他聽說齊國太傅王燭年老辭官歸故裏,其家就在此地。為了借助這位德高望重的太傅去收服民心,樂毅傳令軍中,畫邑周圍三十裏以內不許侵犯。同時,派人攜重金前去相聘。但王燭稱年邁多病,推辭不往,遂自殺身亡。樂毅聞而歎息,命厚葬之,並為其樹碑立傳。

每占領一地,樂毅就下詔廢除齊國的暴令,為人民寬其賦役;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保持他們固有的文化;優待地方上的名流,訪求逸民;給已故的齊桓公修建廟宇,鄭重地進行祭祀。齊國軍民見到燕軍如此厚施恩德,深為感動,爭相奔走傳告。

在圍攻莒和即墨的過程中,為了使城裏的齊國軍民“感恩悅服”,樂毅下令把圍城的軍隊撤退九裏。他還命令燕軍將士說:“城中民有出樵采者,聽之,不許擒拿。其有困乏饑餓者食之,寒者衣之。”於是齊民皆喜。

從上述可以看出,樂毅征齊,深知人心背向的作用及“自古知兵非好戰”的道理。麵對一個在軍事上被征服了的國家及人民,展開了一係列的爭取人心工作,取得了“齊民皆悅”的效果。這在當時齊國還有一定實力的情況下,如果不采取這樣的策略和措施,要想兵分五路迅速占領七十餘城是很難做到的。尤其是在圍困莒和即墨的戰鬥中,在特定的條件限製下,采取爭取人心的辦法,實在不失為明智之舉。倘若燕國的君臣能夠信任樂毅,使他的“以恩結之”策略實行到底,或許莒和即墨的抵抗不會長久。

樂毅“以恩結之”的謀略,在現實社會裏仍具有很深的意義。在現代商戰中,由於種種因素而導致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兼並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你麵對被兼並企業的員工,一定要小心對待,以寬容為主,剛柔並濟。一般情況下,被兼並企業員工,往往會有一種被“征服”的感覺或者說錯覺。他們對新的組織管理機構和領導層,也會有一種很強的敵意,因為兼並者“霸占”了他們的領地。他們往往相當注意並敏感於新組織的任何舉措。因此,新組織的領導層,在忙於兼並帶來的一係列繁複工作的同時,不應忽視對被兼並企業原有員工的、“以恩結之”(當然,還配有新製度、新紀律的嚴格管理)。應當及時了解情況,啟用並信任原有員工中的人才;發揮好原有員工中那種德高望眾,具有影響力人物的“領頭羊”作用。對廣大員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解決好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盡快消除他們在心理上和新領的距離感,達到感情上的認同。

6.千金難買心頭好,同學之誼最可貴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人都難逃“情”字。雖然現代社會流行一句話:“認錢不認人”,可是“人情生意”從沒有間斷過。同學之間的交往更需要進行“感情投資”,適當的時候便能“變本加厲”的收回。

所謂的“感情投資”,說簡單一些,就是在利益關係以外多了一層相知與溝通,可以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關照。哪怕遇到了不順利的情況,也要互相體諒,俗話說:“生意不成人情在。”

同學關係有的時候常常會在關鍵時刻幫你一個大忙。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平常要注意與同學培養感情,隻有平常聯絡,同學之情才不會疏遠,同學才能甘心情願地幫助你。

若你和同學分開以後從來都沒有聯絡過,去求同學辦事的時候,一些十分重要的關乎同學利益的事情,他自然不會幫助你。

許多人說:“同學之情就那麼幾年,若緣盡則情也盡了,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事實上,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不管從實用主義,還是從情感價值角度去衡量,同學之誼都值得你保持與維係。

三國時代蜀國君主劉備的一段經曆就告訴了人們這個道理。

劉備讀私塾的時候,因為他講義氣、聰明,所以成為同學中的首領,在這幾年裏,劉備常常幫助其他同學,和同學的關係處得很好。後來劉備長大了,同學們都有各自的道路要走,劉備和要好的同學便各奔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