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贈送超出對方想像期望以上的禮品時,不但將使對方覺得受重視,另方麵也提高了別人對他評價,而沒有什麼比別人看重自己更會令人高興的事了。這種提升自我意識的感覺,比物品金錢的價格更能滿足自我的優越感,同時,對送禮者也必心存感激,極易產生好感。相反地,若對方為上司,身為下屬者一味的送高價的禮品,卻很難收到這種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上司收到禮品能夠高興,且期望能達到受重視的效果,最好選擇與金錢價值無關的東西——如藝術品,或者是“我們鄉下自己種的香瓜……”、“親戚家自己養的雞……”等反而往往能收意外之效。因為,對上司或社會地位高的人而言,送再貴的東西也隻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並不會產生任何特殊效果。
(3)禮品價值高低,取決於雙方的地位和關係好壞
受到別人的照顧或恩惠時,必定為了表達謝意而送禮。然而,送禮卻給許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擾。
有位朋友非常喜歡幫助別人,但卻對那些受惠者送來的禮物深感尷尬,因為許多家庭並不富裕的人,卻送來非常昂貴的禮品,自己隻是舉手之勞,常覺得受之有愧,他常常歎息地說:“其實可以不用勉強如此大禮。”
說穿了,那些人隻不過是想“打腫臉充胖子”而已。
並非每個人在受到恩惠時都會想到送份好禮物給對方。比如,一位要好的同事,從相親開始,即給予不斷地協助,從策劃交往約會到婚禮的介紹人都一手包辦,但新郎卻不給他特別厚重的謝禮,通常隻像一般情形表達一下意思。但是,若想請求總經理在婚禮上當介紹人,則較會選購價值昂貴的東西,如果對方在社會上地位顯赫,此種情形更為明顯。
送禮金額高低往往決定於對收禮者的印象。在節慶前夕,許多商場的禮品櫃台前都會聽到許多夫妻低聲商討“是否太失禮了”、“不值得送如此昂貴的東西”之類的話。反之,從收禮者的角度來看,若得到的遠比預期的低,便會大感不悅,甚至比根本沒有送禮來得更為氣憤;可能責備對方“不識時務”、“沒有禮貌”等,有一種身份地位被貶低的憤怒。
(4)送家人比他本人更喜歡的東西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當美國電影《E·T》上演,在社會上造成轟動時,有位先生去拜訪他的朋友,就買了一隻“E·T”的模型送給對方兩個3歲和5歲的孩子,結果小孩子們異常高興,從那時起就稱這位先生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們一家人的歡迎。
像這種情形許多人都見過,甚至親身體驗過。
有句話說:“擒賊擒王”,用來形容這種情形,或許不是十分的適當;但事實就是如此,有時送對方本人喜歡的東西,還不如送其家人喜歡的東西,更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尤其重要的是,像這種針對家人的送禮方式,有時還會造成和對方之間的交情在質的方麵產生變化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為,你和對方本人之間可能是因工作所產生的非正式交往,而送禮給其家人的好感,卻能掙脫這稱形式的交往,進而建立親近度較高的私人方麵的情誼。
但值得留意的是:像這樣情形的送禮,其送禮的內容多少應有點意外性,否則效果不會太長。比如過年時去訪問對方,而給對方家人的孩子壓歲錢這種情形,就會成為禮儀性的送禮,沒有任何的意外性,當然也就不會令對方產生意外的驚喜了。
(5)毫無理由地接受免費贈品會造成心理障礙而不敢使用
當代社會中,人情極為淡薄,對於他人沒有來由免費贈送的東西十之八九會猜測: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甚至認為對方是否居心不良,因而不敢使用。
有家飯店為了慶祝周年,舉辦咖啡券免費贈送活動,然而發出去數千張招待券。竟然沒有幾個人來,使得飯店大傷腦筋。為了招徠顧客而作的宣傳,竟遭到了意外的失敗,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隻要略微改變方法即可,不妨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贈送咖啡招待券(問題內容當然越簡單越好),或許會為大家所接受。
人們都有愛貪小便宜的習慣,遇到大拍賣時便趕快去買,也不管購回的物品是否實用。然而,試吃、試飲之類的活動,卻往往使人為之卻步,擔心是否安全可靠。就像以前在路旁的免費茶水,過去雖曾受大眾喜歡,但是,現在恐怕沒有人敢碰了!對於免費的東西,在使用時,免不了會產生強烈的心理阻力。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經常接受他人無故贈送的物品,則會產生心理上的負擔,所謂“無功不受祿”就是這個道理。萬一對方提出要求,請你幫忙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你就很難回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