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朝三仙鎮半仙山上,有座道觀,觀中有一道長名為陳仙,而當地百姓又為其取了個道名喚作錢半仙,因為每次下山為人做法皆要收取大量的錢財,而錢半仙確實又有本事,隻是普通人家就是傾家蕩產也未必請得起一次。
本來請不起便不請就是,可是大南朝民風如此,家中有喜做法,家中喪事做法,家中有邪異做法,大南朝的皇帝也是個崇尚天道的皇帝,不僅自己做法,更為天下做法,瑞雪豐年做法,旱澇失收做法,便是無端的都會弄出個理由做個法事。
天子之行萬民效之,道士在這個人人向道的時代,地位有多超然就不消說了。
隻是超然就超然吧,道士本就是修的不爭之心,修的不欲之為,修的替天布道之行,有這般地位也無所損壞於國本民生。
可是偏偏眾多萬民眼中的如若仙人般的人物,有那許多修為是有,心修則是全然一空,斂財好色行騙於世,養鬼誤民破家欺善。
這錢半仙好死不死的便是這般人物,早年錢半仙的家中親者死於妖禍,被救之後無親無故,就跟隨著救他的昆侖山雲遊道人身邊做了一個記名弟子,期間倒也學了不少本事,就在5年前其師雲遊道人結束了世間的曆練要返回昆侖山。
那時候雲遊道人就問:“仙兒,是願與為師同上昆侖山繼續修行,還是要留在這凡間曆練?”
這錢半仙就是生了一副好嘴,“徒兒心有掛念,怕是上了山也無法定下心來,我願留在凡間,或是斬了這掛念,或是滅盡這世間妖魔,還望恕徒兒不孝,師傅請多保重。”
雲遊道人聽後大為感動,留下了四物贈予錢半仙。
一物曰乾坤袋,袋中有乾坤,大小皆可藏,裏麵還放置了修煉功法、道符與雲遊道人修練多年的心得。
一物曰鎖妖拂塵,可大可小,平日握於手中,遇妖發光,注入法力可困妖邪,是為雲遊道人年輕之時所用,頗有靈性。
一物曰八卦道袍,昆侖山入室弟子的法衣,刻有八卦金光陣,此陣八日可激發一次,遇見強大的妖邪亦可阻擋片刻,此法衣也是錢半仙由記名底子轉為入室弟子的憑證。
最後一物喚作救命符,可用一次,符中有雲遊道人的一滴精血,危機之時捏碎即可,有此精血作引,無論是何方,相距多遠,刹那間雲遊道人就可到達,隻是這一滴精血三年功,由此可見雲遊道人對錢半仙有多喜愛了。
話頭回轉,說來這錢半仙本該也是個學有成就的昆侖山入室弟子,為何會變成個心修全無的無良道士?
這得說到三年之前,錢半仙遊曆到半仙山,覺得這山名太合適自己了,就在這山頂上立了道觀。
開觀之後不到半月,半仙山上出了個妖魔中的異數食魄精,專門吸人七魄修煉,導致許多人雖然一時半會未死,但是丟失了七魄,命魂空在,沒用七魄支持,從此癡癡呆呆,一生懵懂。
當時的錢半仙還是一心一意為民除害的小道士,又是初生的牛犢子,一聽有這麼個害人的妖精,又自持是昆侖山正統弟子,又有法器傍身,哪裏管那麼多,整日裏三更半夜遊蕩在山中,就為了滅掉那個畜生。
結果尋找多日無果且再未聽到妖怪害人之事之後,錢半仙便徑自回到道觀,誰曾想剛回道觀,鎖妖拂塵便是發光起來,原來這食魄精一直躲在道觀之中,全然不懼道觀之中的浩然道氣,半仙立馬祭出拂塵,隻是晚了一步,雖然拂塵將食魄精驚走,但是被偷襲的錢半仙已經被瞬間吸去七魄的二魄。
人有三魂,一為善魂,二為惡魂,三為命魂,修道之人所追求的就是斬魂。
人有七魄,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其中天衝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
七魄管轄著身體的各個部位,修道之人入門之後修的就是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