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 詩會(四)浮生未歇(1 / 3)

“唔,秦白風,展示完了,範友安,也完了,魯子建,唔,也完了……”解縉用毛筆點著名單,“還有最後一個,蕭銘。”解縉抬起頭。“該你了。”

“嗯?這麼快就輪到我了。”蕭銘從座位上伸了個懶腰,嗖的一聲站了起來,“給我上一把古箏吧,我就會這個。”

所有人看著蕭銘懈怠的樣子,都暗暗猜測蕭銘是不是已經放棄了。

蕭銘也學著剛才子然的模樣,直接席地而坐,抖了抖衣袖,擺出一副超然世外的模樣。葉再起在後麵忍不住嗤笑出聲,他低低地對身邊的魯子然說道:“你看那蕭銘,真真是滑稽,居然學著兄台的樣子,他可知道,兄台你剛才所表現的那風度,是他玩玩學不來的。這樣做隻是徒增笑爾。”

魯子然瞥了一眼葉再起,鄙視的目光毫不掩飾,連哼都沒有哼一聲,便轉過頭,沒有理他,一副傲然的樣子。葉再起愣了一下,自己可沒惹到魯家,這魯子然怎麼這種眼光,他不禁火大起來,不就是一個區區山東魯家而已,拽什麼拽?你不鳥我,我還懶得鳥你!他咬牙切齒地掃視魯家三兄弟和蕭銘的背影,真是令人討厭的四個人。

很快,王府下人便將那古箏搬了上來,本來還帶上來支柱和椅子,一見到蕭銘席地坐著,才撓撓頭,恭恭敬敬將古箏擺在蕭銘的腿上才退下。古箏和古琴樣子很像,但是一個是五根弦,一個卻有十三、十六、十八之分,按照這個時代的設定,通常用的是十六根。十三根是唐古箏,而現代古箏基本卻是二十一根弦。

蕭銘來到這個世界,已經習慣了十六根弦的古箏,所以他駕輕就熟地將古箏擺好,學著魯子然的樣子閉上了眼睛,輕輕將手扶上了古箏。他想要彈奏的是古箏名曲《廣陵散》。

可是剛剛開了兩個音,古箏的聲音突然就停止了。所有人剛想欣賞一下蕭銘會彈奏出什麼樣的曲子,就沒聽到聲音了,頓時人群有些嘈雜起來。解縉也是皺了皺眉頭,這個開頭什麼也不是,這蕭銘在搞什麼?福安王則一挑眉,一臉奸計得逞的模樣。

“為什麼……”蕭銘剛剛習慣性地彈了兩個音,就突然發現不對勁,他猛地睜開眼,眼中透著一股迷茫。他突然仔仔細細對著古箏摸了又摸,每一根弦都摸了個遍。他的額頭緩緩滲出幾滴汗水。“為什麼,為什麼這個古箏是二十一根弦的……”蕭銘喃喃道。

二十一根弦,不是現代才有的嗎。蕭銘有些迷茫地抬起頭,四周看了看,想要尋找著什麼,卻是什麼也沒有找到,他心中失落,卻又欣喜,忽然又有些恐懼。他高興,高興這一切或許都是某個人,或者某個電視台給他開的小小的愚人節玩笑,又害怕,怕這一切隻是一個玩笑。

不,不可能,這一月多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實,都是如此的……真實。蕭銘不自覺地有些惶恐地望向了小樓上的林婉秋,姐姐,是如此的真實啊。林婉秋不知道蕭銘發生了什麼事,突然就用迷惘眼神看著他,不禁心中一疼,接著柔柔地看向了蕭銘。

這……這是真的嗎?蕭銘麵無表情低下頭。那這二十一根弦的古箏是怎麼回事……電視台攝製組一不小心拿錯了嗎?蕭銘突然感覺異常滑稽,莫名心痛。誰能告訴我,是怎麼回事……

蕭銘低著頭靜靜地坐在台上,一動也不動。解縉不知道怎麼回事,成巧蓉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而福安王則翹起了二郎腿,隻有他知道是怎麼回事。

其實二十一根弦不隻是現代才有,古代也有二十一根弦的古箏,不過這種古箏彈奏難度對古人來說很大,所以幾乎沒有人彈奏這種古箏,不過卻是有這種古箏的分類。福安王起初也不知道蕭銘會彈奏什麼樂器,於是他在采月樓知道今日*比試的內容後,便下令把所有的樂器中最偏僻,最難演奏的種類都找一個過來,還好福安王府中搜集了很多樂器,要找到這些偏僻的樂器卻是不難,所以現在才有了蕭銘手中的二十一根弦的古箏。福安王哼哼著想著,想奪魁?還不是本王說了算?小小蕭家算什麼?

現場嘈雜的聲音愈來愈大,甚至有不安分的士子接著人群的掩護高聲叫道:“別丟人了,不會就不會,趕緊下來吧,學那魯子修一般幹脆認輸多好。”然後便是一片附和聲。

“安靜!”解縉拍了下桌子。皺起了眉頭,場麵才漸漸安靜下來。解縉壓著莫名的怒火,緩緩對台上的蕭銘開口,“蕭銘,你可要放棄?若是還不開始,我便勾去你的名字。”

……“為什麼……”一絲莫名哀傷的聲音從台上傳出來。

“什麼為什麼……”解縉眉頭皺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