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的一天,君玉正在校場檢閱鳳凰軍的一次戰陣操練。
這是一支由1000人組成的先鋒騎兵陣營,正是君玉領悟了《手揮五弦》最後兩招的巨大威力,創製的集團戰陣。為了紀念母親,就取名“峨嵋先鋒”。“峨嵋先鋒”幾乎都是由軍中的善騎射者組成,由精於騎射的耿克親自領頭,訓練起來事半功倍,遠可百步穿楊,近可協同白刃互博,機動靈活,威力強大。
而孫嘉則根據《鳳凰軍略》,總領3萬大軍的集團合圍操練。盡管操練時間尚短,各分部的配合還不怎麼默契,但是因為這支軍隊已經強化訓練了三年,上手很快。孫嘉對排兵布陣很有想法,並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呆子,常常有出奇不意的新招,深得君玉讚賞。
這天操練完畢,忽接探子彙報,說胡族和赤金族的結盟大軍已經越過漠河向白卡魯山南下,目前已經陳兵雄關。果然,第二天就接到朝廷命令,令鳳凰軍即刻北上迎敵。
來傳令的是一個陌生的監軍,君玉一衡量,正是參照的年初的四路大軍部署,不過精簡成了三路大軍而已。除了彭東這一部,其他兩部中祈小文和蘇赫察都開赴山東鎮壓農民暴動,她立刻道:“那兩部現在分別為何人統領?”
監軍道:“一部由孟將軍統領,另外一部則由朱丞相的二公子親自統領。”
君玉大為意外,忙道:“孟將軍不是到了東南剿倭寇麼?”
監軍又道:“許衡將軍已經回防東南前線,而北方戰事吃緊,所以孟將軍仍舊回複了原職。”
孟元敬熟悉北方戰事,這個安排自然是最好不過,君玉暗忖,想必七王爺出了不小的力氣。唯一令君玉意外的是,此次會戰,居然沒有任命湯震為大統帥,看樣子,完全是由三路軍自己做主,很可能,朱丞相也有讓兒子放手一搏之意。君玉思索了一會兒,以前的四路大軍都是各自為陣,互不救援,現在如此安排,雖然不負責不合理之至,但是說不定更有協同作戰的可能,至少和孟元敬一部完全能夠聯合呼應,隻好且戰且做打算。
監軍離開後,君玉立即召集軍中主要將領部署戰事安排,戰爭******結束後,大軍即刻休整,定於明日五更啟程。
君玉剛回到自己的帳營坐下,盧淩和白如暉、東方迥早已奉命前來。
此次出兵,君玉盤算軍中新加盟的主要將領孫嘉等人都是南方人,並不熟悉北方地形,而原本熟悉北方戰事的盧淩和白如暉、東方迥又不得不留守城中,因為幾天前君玉已經接到密報,赤金族中的部分韃靼、哥薩克騎兵正在外大草原上橫行。赤金族前可汗被射死後,新任首領真穆帖爾用兵如神,君玉擔心的是,如果真穆帖爾雄關陳兵是虛,大軍若從外大草原插下直取守備空虛的鳳凰城,再和北方的胡族大軍一舉南北夾擊,後果實難預料。從某種意義上講,守衛鳳凰城比北上迎敵更加重要。但是,軍令已下,自然不得延遲,她思慮半晌,將“峨嵋先鋒”的頭領耿克也留了下來,如此,“北方四傑”率領5000精兵守城,加上全民皆兵的鳳凰寨中部分精壯力量,估計把握會更大一些。
盧淩和白如暉剛離開,門口新換的兩名衛士忽報有訪客。君玉有點意外,如此深夜,能夠進入軍中的訪客到底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