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桑和換袍節(2)(1 / 2)

和禮官到得駐地大臣的府邸,正是冬月二十六日晚上。

府邸門口,早有一人親自迎了出來,一見君玉,立刻哈哈大笑:“久迎大駕,君玉來遲,是不是要罰酒三杯?”

這新任的駐地大臣竟然是秦小樓。

君玉大喜,快步上前:“難怪會派人請我,原來是你。”

“鳳城飛帥此番大敗真穆帖爾,西北平定,塞外震動,即使不是我,相信別人也會派人恭請大帥的,哈哈。”

君玉笑了:“此番前來,可有元敬他們的消息?”

秦小樓眉飛色舞地道:“元敬7月底取得了對倭寇的一場大捷,估計不久就會肅清福建一帶的倭寇,返回朝中。他的兩個表妹都進入宮中,石嵐妮被封為貴妃。”

君玉雖然意外於石嵐妮姐妹的入宮,不過仍然大喜:“元敬此番算是得其所用,可以大展身手了。”

秦小樓道:“不過,前不久他舅舅病逝,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回家奔喪。”

石大名武功已達顛峰,卻在五十幾歲的盛年時期無疾而終。

君玉默然片刻,秦小樓又道:“中秋時,朱渝娶了河陽王的郡主,聽說這郡主美若天仙,不過那時我已經離京,沒看到真人,朱渝這小子倒有福氣。”

君玉笑道:“哈哈,那倒真要恭喜他了。早知道該托人送他一份禮物。”

“那小子還缺什麼禮物?沒送也罷。”

冬日的陽光升起在聖宮的頂上,廟間、壁上,壁畫鮮豔,飛簷連綿,猶如進入了藝術的廟堂。

潮水一般的民眾靜靜地等候在空曠的場地上,老人、孩子、紅男綠女,他們中很多人萬裏迢迢、三步一拜地到來,唯一的目的就是朝向這心中的聖地。

而觀光的客人們雲集在大殿之外,諾大的“換衣台”下方坐滿了以駐地大臣為首的大小官員,眾皆肅立,靜靜等待著“博克多”的登台。

毫厘不差,當太陽照耀著飛簷上佛祖的眼睛時,一身新裝的博克多在儀仗隊引導下,在朝聖者的虔敬的目光中走上台來,安然祥和的眼神撫過眾生。

初升的陽光是如此刺眼,君玉不由得閉了閉眼睛——台上的人並非蜀中園林彈琴、鳳凰道上摘花的那般便裝出行、麻衣如雪。

此刻的他才是他。

他完全遵從了他的本份,簇新袈裟,慈視眾生,萬眾朝拜,紅塵棄絕。

秦小樓已經領頭在為“博克多”獻禮致賀了。一眾官員緊隨其後,秦小樓回過頭來,見君玉站在那裏,立刻向一眾地位尊崇的西域僧介紹道:“這位便是威名赫赫的‘鳳城飛帥’,北六省兵馬大元帥是也。”

一幹長期修行的高僧並不知道“兵馬大元帥”是何人,可是聽得“鳳城飛帥”幾個字時卻無不麵色微變。因為,他們早已得知,被毀的佛牙正是救活了一名號稱“鳳城飛帥”的少年。

君玉一見他們的麵色微變,立刻猜到了原因,微微一笑,正要開口,一位拖著鐵棒的執事僧快步走了過來,深深的行了一禮:“閣下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鳳城飛帥,感謝上次相救之恩。”

君玉一看,卻正是他們剛入青海時救下的那名鐵棒僧,這鐵棒僧正是聖宮裏負責糾察僧紀的高級僧官,名號“夏奧”。

君玉回禮,這時,負責處理對外事務的赤巴大師也上前一步道:“閣下就是剛剛在玉樹鎮大敗真穆帖爾的西北軍主帥?赤金族大軍常常入我境內擄掠牛羊、馬匹,如今得保安寧,卻正是元帥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