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作美,計安平回白象城這天天氣甚是涼爽。
頭天晚上父親就看了天空,沒看見星星,一大早起來就發現天陰陰的,怕是要下雨,忙催著計安平收拾。
小姑一家也早早地過來了,又早早地燒了早飯,大家一起吃過。就準備出發了。
“要是不想做了,就回來。”趙秀心紅著雙眼,“書別忘了看。”
“大姐,要帶好吃的回來。”嫻兒摟著計康,兩人都沒別人那麼傷感。
“大姐要注意身體啊。”倩兒扶著父親,輕聲道。
“到安平工地上看看,請工頭吃個飯。”趙秀心叮囑夫人。
“知道知道。”計明之把女兒的兩個大包裹放進車廂裏。計明亮提著一個大瓦罐,裏麵裝著路上吃的東西。
“爹,小姑爺。我走了。”計安平看著門著站著的一大家子,“倩兒、嫻兒、仙兒、佳佳還有計康,我不在家,不要調皮,要幫助爹爹娘親做事啊。”
“知道。”
“曉得。”
“姐姐早去早回。”
三人坐上驢車,與家人揮手作別。走了好遠,還能看見有人跟在後麵揮手。
三人都是成年人,不一會兒就不再傷感,一路聊著天,說說笑笑,緊趕慢趕在下午黃昏時分進了城。而大雨尚未落下。
“今天天氣不錯。哈哈!”計明亮驅著驢車跟著來往的行人進城。
“現在往哪邊走?”計明之看著車邊密集的行人,街道上行駛著各樣的馬車。計明亮的小驢車在三計縣不算差的,但是一進城,真是對比得不忍目睹。
“我們現在不回工地,”計安平看了看天色,“這雨可能晚上才會下了。娘,小姑,我們直接往前走。到‘城隍廟’去。”
“‘城隍廟’我去過,”小姑一甩鞭子,“聽人說那裏東西都比較便宜。我想進些小東西回去賣,但是來了才知道也不便宜。”
“是嗎?”計安平看著幾日未見的城市,似乎比自己上次離開時又繁華了幾分。“會不會是你沒找對地方,那邊地形亂七八糟的。”
“不會吧,我不記得了。安平,你對這邊熟嗎?”計明亮這次進城當然不是僅僅為了送侄女,懷裏還揣著兩個月的收入準備進些貨回去賣。
“那要看你想要什麼東西了?”計安平打量著四周的街景,“跟衣食住行相關幾個大店麵我都還比較熟。”
計明亮瞪了女兒一眼,“年紀輕輕,說話一點也不謙虛。”
計安平抿抿嘴。
“年輕人嘛,都跟我們一樣死氣沉沉的。”計明之笑笑,“我平時跑鄉下鎮子的,東西都比較小而實用的。你看什麼東西比較好?”她心裏其實已有主意,隻是想考考侄女罷了。
計安平瞅了瞅母親移到外麵的視線,“衣方麵,成衣很難賣得出去,要不進些樣式普通的麻葛布,今年有新出的一款葛布,雖然仍是比較粗糙,但是薄了不少,也還比較結實,這個時節應該有人願意買。”這是之前給家人準備禮品的時候打聽到的。“那附近還有不少做頭花發簪什麼的。”
計明亮點了點頭。
“食的方麵,米麵行商掙不了錢。一些零嘴兒什麼的,在廟正下麵,有好多店批發。可以進些不容易壞的。”
“住的,桌椅什麼的,賣不了。”
“行嘛!”計安平看了看拉著小車直喘氣的毛驢,彎腰跳了下去。“小姑,你要不要再買頭毛驢?”
計明之也跟著跳了下來,“人享福,這毛驢受罪了。”
計明亮也下來走,摸了摸毛驢的背,“這頭毛驢我買了還不到兩年,湊和著用吧。”一頭毛驢就要八~九兩銀子,實在是浪費不起。
一路之上酒樓茶館藥鋪醫館肉鋪腳店鱗次櫛比,在這暮色時分仍然十分忙碌。
三人七拐八拐,花了小半個時辰才趕到“城隍廟”。
“小姑,你想好了沒?現在大家快歇業了,東西還能便宜不少。”計安平緊趕兩步買了三個大肉包,兩碗湯汁。中午三人都隨便塞了些早上帶的飯菜。現在都有些饑腸轆轆了。“先吃點東西墊墊,等辦完貨再說。”
計明亮也不客氣,接過就吃。
食物下肚,三人都感覺舒服了不少。
“安平啊,我們就去你說的那家布店吧,小零嘴兒也去看看。”
計安平引著兩人到了市場裏麵。
果然如計安平講的那般,衣食住行方方麵麵應有盡有。卸任貨郎、在任貨郎都看得喜出望外。
計安平徑直領著兩人到了那家布莊,“老板,給你帶生意了。這可是長久生意啊,你給個好點的價格。”
計明之進了七八匹薄葛布還買了兩匹普通的白色絲布。“這絲布做什麼用?有人買嗎?”計安平不解了,尤其是白色的,三計縣很少有人用這來做衣服。
計明之笑笑,“自然有人買的。”
“等你成親了自然就知道了。”計明亮笑嗬嗬,被大姐看了一眼,趕緊接下去,“這個絲布可以用來裁手帕啊,繡繡花什麼的。”
布店老板看她們要的多,又是熟人帶來的,很痛快地算了最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