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 安居坊(2 / 3)

“我這輛是前幾天才置辦的。”計明之略有些尷尬地道。

計明亮笑,“上次我們回去,東西太多了。沒辦法,你娘就買了一頭驢,原想著以後來看你也方便。這次我帶回去的貨很好賣,有些地方要連著去好幾天,我就叫你娘也置一輛,和我一起跑跑,反正地頭她也熟。”

“恩。反正豬又不是天天要殺,上午賣豬肉我讓你爹賣,小方小六也會來幫忙。”計明之道。

“恩,恩。”開源嘛,不錯。“娘,小姑,你們吃飯了沒?”

“吃過了。”計明之道,“還是吃的那家牛肉湯。”

“那把車停到這邊吧。”計安平牽過一頭毛驢往工棚一側拉。

看樣子上次的貨賣得真的不錯,這次兩人又進了兩大車。

洗過澡大家躺在工棚右側的空地上休息。

拆掉了一個工棚,剩下的一個不夠睡,好多人都在外麵用木板席子鋪著睡,把十頭牛栓在附近圍成一個大圈。

幸好莊稼人都懂得燒茅蒿來防蟲,要不然就是牛蠅子也得把人咬死。

計安平躺在母親和小姑身邊,三個人聊著天,說完各自的境況後。

計明亮問道,“安平,你知不知道城裏在哪裏能買到鹽?”

“買鹽?”

“是啊。你知道我整天東奔西跑的,有時還會跑到山裏,那些地方路遠,人家都不願意出來。可下計縣的幾個官鹽鋪子,我每次磨破嘴皮才給我幾斤。”而且價格又高,轉個手根本賺不了錢。

“這我還真不知道。”計安平考慮了一下,“我國食鹽隻準官辦鋪子能賣,私人經不了手吧。”上次計把式那車鹽她自然看見了,但是看她偷偷藏藏的樣子肯定是非法搞來的。計安平可不想家人犯法。

“可我看‘金繡坊’就在賣,不過她們賣的都用綠皮紙包著的,上麵寫著‘淩家鹽惠天下’,多少都不限,隻是價格貴多了。”

“‘淩家鹽’?綠皮紙?”計安平好像在工地上看過。

“是啊。‘淩家鹽’好像是最近才出來的,跟官鹽不一樣,官鹽是從海裏弄的,她家的好像是從地裏挖的,不過都能吃。”

這些計安平平時還真不注意,“你等一下,我去問問。”計安平爬起來,躋上鞋。

“要是麻煩就算了。”計明之道,“我們從官辦鋪子帶點就得了。”

“沒事。我馬上回來。”計安平通通跑到了對麵,老古正在盤點著米麵油菜,看明天需要買什麼。

計安平一眼就看見了她手邊的一大布袋食鹽,綠皮紙,“‘淩家鹽’?我們吃的是‘淩家鹽’?”

“是啊。”老古看了計安平一眼,知道她這麼問肯定是有原因,“官辦鋪子每次隻賣幾包給我。沒兩天就用完了。我就買了‘淩家鹽’。”

“‘淩家鹽’哪裏有賣?”

“‘淩家米糧店’,開在菜市後麵巷子裏。我買菜的時候看見別人提著,就打聽了。”

“哦,那它比之官鹽如何?”

“兩個一樣啊,吃了這麼久還沒人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呢。”

“那兩個價格呢?”

“官鹽便宜些,‘淩家鹽’貴兩文錢一包,但是不限量,不過我買得多,那家掌櫃的就給我跟官鹽一樣的價。”

“這樣。”計安平考慮了一下,“老古你明天去菜市吧?”地上的菜可不多了。

“明天去啊!”其實明天還真不用去,老古叫進城賣菜的農戶早上就丟一些給自己,至於肉類,白天醃製的豬腸豬蹄正好夠了。

不過她也不是糊塗的人,明顯計工頭找自己有事哪會推辭。

“那你明天帶我娘和姑姑去一下,看能否進一些?”

“沒問題,沒問題。”老古把胸脯拍得啪啪響,“我跟淩家掌櫃的都很熟了。”

謝過老古,計安平跑回計明之兩人身邊。

計明之已經閉上眼睛睡覺了。隻計明亮還在席子上劃來劃去的算著什麼。

“怎麼樣?”見侄女回來計明亮趕緊問。

“明天我讓我們做飯的老古帶你們去,她知道‘淩家鹽’哪裏有賣。價格可能跟官鹽差不多,數量倒是不限。”兩人不約而同地降低了聲音。

“那就行,到時我們自己看著辦。關鍵是要找到貨源,價格不怕談不下來。”計明亮雙眼發亮,做生意,最怕找錯路。

計安平想了想,“小姑,你們這要是賣鹽的話,兩種鹽讓別人都買點。雖然現在吃著兩種鹽都一樣,但是‘淩家鹽’畢竟是新的東西,鹽又是人人都得吃的,要是一個不好,怕害了人啊。”記得盧雪蓮小的時候見過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包,好像就是因為鹽上的關係,具體原因她就不知道了。

“這我們曉得,你還怕我和你娘膽子太大啊。我們就是膽子小,要不我們鋪子都開了。”計明亮苦笑。

這事計安平聽說過,那是計明亮一家人剛剛搬到鎮上的時候,娘和她商量著兩家擠一擠,都住到一起,把省下來的錢盤個店麵做做。但是兩人左思右想,還是沒有敢做,關鍵那時候手頭的錢都是有數的,擠出了錢萬一虧了本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