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1)

十年後,二丫回到小城,許多人與物在十年裏也大改變,什麼也事事而非。

奶奶在二丫走後的第三年去逝。

外婆還在二丫家。

爸爸因操心過度,滿頭的銀發,媽媽同樣多了許多的皺紋。

大姐從鄉下調回小城,續繼做她的婦女工作。

三弟畢業回小城工作。

四妹在省城做生意,五妹讀大學,六弟上高中。

原先的中山路公房也被拆掉,蓋起了長長的七層大樓,一層自然是鋪麵,要擁有鋪麵,自然是要不少的錢。

被卷拱起來修成路的溝壑,是一條長長的斜向南邊的街道,街道兩邊密密麻麻地順地勢排列沒有特點的水泥私房,高高低低,毫無美感地參差不齊,最有價值的仍是一層臨街的鋪麵。

醬菜廠在的那山包上的廠址,醬菜廠與中醫院和並改製,加入小城中醫院,這塊地上的所有建築物自然也被改造,臨中山路路邊的斷層泥土那麵,土石被朝裏刨進去,又拆去原來茅****蓋好的門麵,整個連接起來修成七層高的水泥樓房,一層還是鋪麵。施紅軍家在施紅軍死後,他的小兒子同樣在此把樓房修建得跟中醫院的樓房一樣高,旁邊的人家戶看到也是如此,原來的山包自然被建起來的樓房踩在腳底下。

翻建的一中,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完全是現代化的建築,卻少了那份帶有書香味的書倦氣。

小城電影院,最能代表小城的建築文化的電影院,也拆了。

小城原有的,帶有特點的,地域性的建築,在二丫眼裏認為是最好看的房子,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

所有的一切,留給二丫的隻能是記憶中的記憶。

二丫此時的職業,還是逃不開宿命的安排,最終以服裝為業,隻不過稱為服裝設計師。

說到底也是裁縫,依二丫家裁縫到二丫這一代,爸爸也說不清楚二丫是第幾代裁縫。

原本不想做的事,越有可能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