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保安奸殺美女業主案(2)(2 / 2)

法律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殺人償命無可厚非。本案令人震驚的是,小區保安本應保護業主,沒想到卻成了殺害業主的凶手。這個反差實在太大了。

類似的悲劇此前也曾多次發生:

2006年6月17日,“百渡”一名女員工留宿在公司宿舍時,掌握門卡的保安潛進房間,欲對其實施強奸,遭到女員工反抗後用刀將其刺死。

2006年6月29日,京城朝陽北苑家園紫綬園13號樓207室的一對母女在家中遇害,凶手是該小區保安隊長……

本案中,鮑源源的父親氣憤的說:“我女兒當初在這裏買房,主要是看這小區內有完善的監控係統和智能化管理。誰想小區竟然招聘了‘賊保安’,真是防不勝防。”

除了要求保安公司整頓保安隊伍,加強招聘環節和日常監督管理之外,作為普通百姓,我們更應該想的是,怎樣預防此類案件的發生。

從被害預防的角度考慮,單身女性一人獨處,在遇到有人敲門時本應提起高度警覺。

本案中,作案人銀書君以送信為名騙取鮑源源打開了房門,具有極大的欺騙性。

作為一名沒有太多生活閱曆、警惕性較差的年輕女性,鮑源源相信這世界是美好的,敲門的也算是個熟人,她的上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假如當時鮑源源能夠提高警惕,在聽見門鈴聲後,通過貓眼觀察,發現門外除保安外還有另外一個陌生人,也應當有所警惕。

小區裏每位住戶都是有信箱的,她本可以告訴對方將信封放到信箱裏,自己有時間再去拿,而不是將門打開放進來惡人,那本案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另外一點,從硬件措施方麵考慮,獨居的女性也可使用帶有鐵鏈防搶設計的厚重防盜門,或者在原有防盜門內側加裝堅實的鐵鏈。

這樣即使把門打開一小部分,與對方對話或者取一封信都不受影響,但對方卻無法直接闖入室內,避免了後續危險的發生。

寫到這裏,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那是一個反映家暴題材的電視劇,與本案沒有太多的重合之處。

但它也警示我們,要提防你能遇到的所在區域內的陌生人,不要把家裏太多的真實情況透露給外人,尤其是關於錢財的話題。

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一晃而過,如今到處高樓林立,住進樓房的人們家與家之間少了聯係。有的住了十多年的鄰居,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和職業,見麵點個頭就算不錯了。

有人從社會學角度,慨歎這是親情的喪失。

筆者倒是覺得,從另一方麵來講,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對別人了解太多,羨慕太深,嫉妒太久,或者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告訴外人,有時候也是很危險的。

我們不能把所有外人都當做壞人,但也不能把所有外人都當做好人,動蕩格局下尤其要提高警惕。

錢越來越不好掙了,有的人吃不上飯,還背著還不完的車貸房貸,就可能走上鋌而走險的危險之路。

寫完本案下班回家,遇到鄰居老太太正在樓門口跟保安聊天,“我兒媳婦掙錢不太多,兒子掙錢多,那個月都能拿回兩三萬……”

筆者衝著老太太喊了一句,“大姐,你家孫子跑遠了,快看看去吧,別把孩子丟了!”

吹,吹什麼吹啊,你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