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醫藥代表(1 / 2)

引子

我一生出來就患有先天性心髒病,鑒於當時醫療水平和經濟條件有限,一直等到九歲那年才來到江城兒童醫院做了胸外科手術。進手術室之前打了全身麻醉,昏迷了3天,果真是轉瞬即逝,一點做夢的感覺都沒有。後來出院回家和奶奶聊天,老人家說爺爺前些天晚上連續三天半夜聽到我在窗戶外麵喊爺爺開門,但是一出去又不見人影,隻見漫天月光。正好這三天就是我全身麻醉的三天。

這一年是99年,整個村子隻有一部電話,爺爺不可能及時地知道我那麼精準的手術日子,就算知道了也沒必要騙我。所以我對老人家說的很多東西,雖然不怎麼相信,但是心懷敬畏。

那場手術基本花光了我家所有銀子,而且欠了一屁股外債,人情冷暖,酸甜苦辣,我也因此比同年人懂事得稍微早一些。加上祖上八輩兒都沒一個大夫,於是我決定報考醫科大學出來當一名醫生。但是高考分數有限,不夠報臨床專業,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藥學。

本科畢業以後,班上大部分男同學都去當了醫藥代表,這個行業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名聲不太好聽。不過我還是隨波逐流跟著做這行。經過半年還是沒幹出什麼業績,經朋友介紹下轉行成為一名臨床監查員,負責多個醫院的藥物臨床試驗的監查工作。

很多人認為臨床試驗就是把健康人當做小白鼠,慘無人道。這都是誤解。人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為什麼這些藥能用呢?就是因為經過了大量的實驗室試驗和臨床試驗。實驗室試驗就是動物實驗,小白鼠大白鼠大白兔猴子猩猩之類。臨床試驗就包括健康人和適應症病人,統稱為受試者。

正常人參與的是最早階段的試驗,風險最大,但是會提供幾千塊錢的愛心補貼。病人參與的就是後麵階段的,風險較小。在參與之前會被告知《知情同意書》,了解整個試驗的相關獲益和風險,國家和醫院也會保證試驗的可行性,受試者自主參與,可以隨時無條件無理由退出。和獻血一樣,這些人為數十億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了,這些話都比較官方。是藥三分毒,已經上市的藥品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看程度輕重而已。試驗藥品有相當大的好處,免費用藥和免費體檢等等;也會有一定風險,但是不會很大,在自家餐桌上吃飯還有噎死的可能。但是,如果一個健康人衝著那些錢在短時間內參與多個藥物試驗的話,那就相當危險了。

在將近兩年時間的工作中,我去過全國幾十家三甲醫院,遇見過成百上千的病人,也經曆和聽聞了很多對我而言驚心動魄的事情,我覺得有必要敘述出來,與有誌投身這行的朋友分享一番。

第一章

2012年6月,經過渾渾噩噩的大學四年後,我們全班人站在圖書館門前階梯那照畢業合影。男同學收起短褲拖鞋,女同學不再素麵朝天。

所有同學都換上租來的、不知道多少人穿過的學士服擺好姿勢時,我們的攝影師——學校登記照小店的老板——得知他老婆看到他和女學生的曖昧短信而怒喊離婚,且奔向火車站回娘家,所以他拋下我們去哄老婆大人,絕塵而去。

我們紛紛罵娘,很多已經出去實習工作的同學難得回校相聚,這麼隆重的一次照相總不能隨便拉一個路人代勞吧。

幸好我的高中同學王錦嫦來我們學校玩,而她是新聞專業,正巧帶著她的單反要給我拍一些校園留戀的相片,於是請她來幫忙。王錦嫦容貌皮膚和身材一般,但是眼睛極其好看,像是兩三歲小孩的那種黑漆漆的眼睛。

拍攝之前,王錦嫦跟我們約定,讓我們全部把眼睛閉上,倒數321再睜開,她就在這睜開眼睛的瞬間按快門,這樣一來不會存在有人眨眼睛的問題,而且各個炯炯有神。

然後又拍了幾張供選擇,最後洗出來,大家都非常滿意,都誇讚我找了個能人,特別是我的室友趙宜昌,一直追問王錦嫦有沒有男朋友。趙四大一的時候談過一個,可惜後來搬家,聯係就淡了。

趙宜昌出生在宜昌,所以他老爹偷懶,以地名為姓名。他一家是從東北搬家過來,老爹叫趙沈陽,二伯三伯是雙胞胎,一個叫趙哈爾,另外一個叫趙濱。

各自拍照留影的時候,我才發現學校裏有很多地方我還沒去過,比如多棟教學樓的樓頂,比如體育館那邊的小湖的彼岸,比如女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