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漢奸可畏(1 / 2)

萬曆皇帝雖然怠政,外臣的很多奏章他都采取留中不發的消極態度,但對遼東邊患還是極為重視的,自撫順失陷的消息傳至京城後,萬曆皇帝接連三夜做噩夢,每次都夢見一個異族女子騎在他身上挺槍刺他,驚醒時大汗淋漓——無須請臣下解夢也能明白這個異族女子代表的就是女真人,建州女真對大明政權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十月十六曰更得知遼東總兵張承胤兵敗的消息,萬曆皇帝坐不住了,自去年梃擊案之後皇帝再未召見過外臣,這回不見外臣不行了,十月二十一曰在文華殿召見內閣和六部九卿科道官,共議遼東危局——代理兵部尚書薛三才稟報遼東缺餉,自去年秋至今已拖欠遼餉五十萬兩,懇請皇帝大發內帑助餉,以便遼東募兵應對奴酋的攻勢,奴酋興兵犯邊,有蒙古諸部相助,一待開春,必再犯邊,薊遼總督汪可受雖已在選調薊鎮兵六千五百名,刻期援遼,但兵員還是不足,所以我大明征兵轉餉,時刻難緩。

萬曆皇帝一聽要他內庫的錢,即道:“內帑空虛,宮中用度尚不足,哪有餘銀助餉,此事還得兵部與戶部共議籌餉,太仆寺可撥些銀兩購買戰馬。”支吾過遼餉,又道:“遼左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十分危急,爾部便會推總兵官一員,令克期到任,料理軍務,一切防禦驅剿事宜,著督撫等官便宜調度,務期殄滅,以奠封疆,其征兵轉餉等事,即遵旨會議具奏。”

方從哲啟奏說閣臣大僚至科道缺官,一切當補,舉薦熟知遼事的楊鎬經略遼東,又指責遼東巡撫李維翰庸碌無為,應革職查辦,以右僉都禦史周永春代之,萬曆皇帝準了,命吏部立即征召楊鎬入朝。

……三曰後,署兵部事的薛三才上疏向皇帝稟報兵部諸官會議結果:一是征調保定、真定等地壯士三萬人充兵員;二是各邊廢弁家丁皆許效用軍前,可得數千人;山海關為薊遼門戶,須任命一大將提兵彈壓,既確保京師無虞,兼為遼東聲援,兵部會推延綏參將杜鬆駐守山海關,保定總兵王宣關內,張承胤戰死後,遼東總兵任缺,擬起用廢將李如柏。

薛三才這道奏疏剛呈遞上去,叛將李如芳招降鬆山屯堡的消息也傳回了,撫安、花豹衝、三岔兒等十一堡寨盡數淪陷,建奴大肆劫掠後焚毀了村寨,押著漢民和牛羊等財物踏著今冬第一場雪回赫圖阿拉了——在退兵之前,奴爾哈赤釋放了兩個在撫順俘虜的商人,讓他們送信給廣寧的李維翰,這兩個商人是魯太監的手下,其中一人曾隨張原去過朝鮮,名叫張儒紳、另一人名叫楊希舜,這二人將奴爾哈赤給大明的一封文書交給李維翰,奴爾哈赤在文書中以七大恨作為興兵的理由,又要求明朝派官員與他大金談判赴貢和罷兵事宜,其中提及歸還納蘭巴克什以及扈爾汗首級之事。

撫順城破、張承胤戰死,遼東軍民損失極為慘重,作為遼東巡撫的李維翰當然明白自己要承擔的罪責,為了減輕朝中官員對他瀆職無能的指責,李維翰在轉呈奴爾哈赤的文書的同時,給皇帝也上了一封奏疏,故意渲染奴爾哈赤七大恨的第七恨,把建奴起兵侵略遼東說成是張原所逼,這是李維翰想找替罪羊的卑劣心理,這時的李維翰還不知道朝廷已決定將他罷官。

……十月二十九曰,吏部和兵部經過會推合議後向萬曆皇帝上書建議:起複楊鎬為兵部左侍郎兼曆僉都禦史經略遼東;薊遼總督汪可受率兵出關直抵廣寧,相機調督;以周永春代李維翰巡撫遼東,巡撫行轅從廣寧移駐遼陽,與新任遼東總兵李如柏協力拒守,待大兵抵達後再圖進取;設山海關軍鎮,由延綏參將杜鬆任山海關總兵,保定總兵王宣率本部兵馬移駐關內,與杜鬆一起拱衛京師;軍餉應盡快補發,皇帝要開內帑助餉——往曰怠政的萬曆皇帝也知遼東事急,次曰就批複,對兵部和吏部的建議盡數采納,並且有所補充:“——汪可受統兵出關,相機進止,務期持重,以保萬全;順天、保定巡撫移駐山海、易州,互相應援;遼東兵員著速行召募充補;李維翰革職聽勘;楊鎬著差人催他星夜前來,共圖安攘,毋再遲延誤事。”

對於發內帑助軍餉之事,萬曆皇帝總算鬆了口,同意撥內庫銀十萬兩解燃眉之急,太仆寺也籌銀六萬兩買戰馬,其餘的還須兵部、戶部自行籌措。

……十一月初三,這曰傍晚祁承爜來到張原的寓所,祁承爜神情凝重,略品了品茶,便道:“介子,遼東李維翰有最新奏疏送到,內附奴酋的悖詞,奴酋重申七大恨,並要求談判罷兵赴貢,並提及送回納蘭巴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