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生木靈,奇人異士聚莽村(2 / 3)

“長老英明!”眾人畢恭畢敬向老人施禮,轉欲離去,卻有一個人跑進堂裏,向眾人說道:“長老,有一夥漢人向我們的寨子奔來了!”

長老聽到報告,輕歎一聲,說:“看來漢人要通過我們的寨子,或要來拿我們的牲口”老人頓了頓喚道“阿瓦!”

叫做阿瓦的人一步跨出人群,站在老人前麵應道

“你趕緊帶上幾個小夥,騎上騾馬,趕往山裏,斷不可讓他們跟上,到了之後就隱藏起來,不可冒犯神靈,不可與漢人衝突。”

“是!”阿瓦施禮,帶上幾個青壯,離開長老堂,從圈裏牽出最壯實的馬騾,一溜煙往後山趕去。

阿瓦等人前腳一走,孟大俠一行人就到了村口,被村民攔下了。

孟大俠往前一步,對村民抱拳道:“驚擾了,我們此次前來,並無惡意,隻想借些馬匹。”

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嘀咕了一陣,終於有一個村民上前一步,對他嘰裏咕嚕講了一通。

孟大俠眉頭一皺鋪,關鍵時候語言不通真是個大問題,早知如此,他們該雇一個向導來,這樣就好辦事了。他連忙指手畫腳用各種手勢向村民解釋,可是村民依然是一臉疑惑的樣子,越急越亂,越亂越急,最後,孟大俠又是比劃騎馬的動作,又是學馬叫,心想是不是該闖進村硬奪了。

看到孟大俠學馬嘶鳴,村民恍然大悟,立即笑逐顏開,上前拉住孟大俠的衣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拉著孟大俠等人就往村裏走,二十餘人一邊聽著村民嘰裏咕嚕地講著,一邊強顏歡笑,點著頭。

眾人心裏一喜,心想:這南荒夷人雖說未受教化,但也有耿直熱情的一麵,隻要被他們所接受,一切都會順暢無阻。想來這借馬一事,亦有眉目了。

一群人就這樣前呼後擁地進了村裏,來到長老堂前。這時,拉著孟大俠的村民上前一步,示意眾人止步,又指了指堂內,於是徑自推門進去了。

眾人看著這虛掩的門,心中又不免警覺起來,這樣稀裏糊塗地進了村,本是無奈之舉,要是夷人在私下早已和邪派細作結盟,現今豈不是有性命之憂?或是堂內有高人,將他們當作入侵之敵,想要設計把他們擊殺?但看村民麵色和善,眼睛裏也沒有奸邪之意,不似凶惡之徒。孟大俠將手放在劍柄處,疑惑著到底該不該拔,拔乎,怕是一場誤會,到時候辜負他們一番好意不講,一行人皆以正派自居,劍一出鞘,必然會濫殺無辜,絕非君子所為;不拔乎,又怕賊人已早已與夷人勾結,要是如此,當下便處於被動,若非先發製人,或恐大禍將至。眾人似乎也有所顧慮,看到孟大俠手扶劍柄,眾人也一邊與夷人陪笑,一邊輕輕按在腰間,以備生亂。

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拉開了,外邊喧鬧的村民頓時安靜了下來,而孟大俠一行人也聚精會神,注意周圍的響動變化。

卻見門內走出兩人,一個是剛進去的村民,正扶著一名老者,慢慢走出門檻,眾人見狀,都暗鬆了一口氣,鬆開了握住劍柄的手。

村民見到老者,立即彎腰施禮。

眾人當下明白,原來這些村民是帶他們來見他們的首領來了,看來主事的還是這個老人,孟大俠不禁有一種口幹舌燥之感。

老人在村民的攙扶下,來回看了一下眾人,便對村民“嘰裏咕嚕”說了幾句,說罷,擺擺手,村民便帶著孟大俠等人進了長老堂。眾人無奈,亦跟著進了長老堂。

眾人在南詔行走大半年遇山借道,涉水假舟,免不了與一路上的地主進行交涉,時間一長,倒也發現南詔各族的一些特點。與這些人交往,切不能顯心高氣傲之態水,雖言語不通,夷人的性情又有些古怪,但如若以誠相商,倒也不會故意為難;若是能與他們喝上一碗酒,除了遇上山賊下蒙汗藥要取財害命,便會與客人稱兄道弟了,夷人對待兄弟是極熱情的,有什麼難處,他們也會力所能及地相助,也不會粗茶淡飯待人。然而這一行二十幾人能與一人稱兄道弟的時候也不多,大多時候,這群外來人被警惕地盯著,雖誠至禮達,夷人也對他們置之不理。

此時夷人對他們如此熱情,倒也不擔心會對他們置之不理了,隻是眾人希望這禮節的過程少一些,趕緊去取馬。

眾人被村民推著拉著進了長老堂,腳一踏進去,酒肉的香味就撲鼻而來,堂內擺著兩張大桌子,四五個人正在往桌上添菜,每張桌子上都有七八樣菜了,但村民還在陸陸續續往桌子上端菜。

這是要宴請他們啊,放在平時,他們求之不得,能與他們吃上一頓飯,喝上一碗酒,那是最好的。借些馬匹,隻要打聲招呼,自己去圈裏牽便是了。可是現如今,不知有多少人盯著後山,更有可能一些勢力早已埋伏在後山了。當下正是萬分緊急的時刻,這下該如何是好,人家盛情款待,雖自進南詔以來,夷人款待他們的都是些蛇蟲花果,冷血生肉,但在夷人看來,這些都是美味,其中有幾樣菜,他們一年也不一定能吃上一次,對於民間來說,這已經是款待貴賓的最高禮節了。

眾人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這些野蠻人,冷漠起來拒人於千裏之外,可熱情起來,便如熱湯滾湯圓,抽不開身了,後山的情況令人擔憂,眼看天色越來越暗,必是那異象愈演愈烈了,可眼前也是盛情難卻,總不能當場掀翻桌子去搶坐騎呀,眾人不由都望向了孟大俠,現在大夥兒都沒了主意,隻能看看孟大俠的意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