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雲無意任留去,豈問人世百般癡(1 / 2)

閑雲無意任留去,豈問人世百般癡

關於閑雲亭的來曆,有著太多的傳說。不過最為貼切的一個說法是:曾經有一個把自己稱作鶴的文人到此遊覽,看到山勢險峻,又因為是雨季的緣故,大量的霧氣停留在這裏,好似人間仙境,讓這個文人很是喜歡,於是將這個地方稱為閑雲,後來不知是誰蓋了這麼一座亭子,以至於亭子被命名為“閑雲亭”。

傳說是真是假不知道,但是不得不說,文人總有這種能耐,將死物賦予生動的寓意,以至於它們可以一直“活”在人們的腦海中。不過當年的鶴也不會想到,這麼一處閑雲野鶴的好去處,有一天會變成人間地獄吧!

來的人十七八個,個個身形矯健,用朱歌的話來說,這些都是練家子,而且功夫還不低。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以寡敵眾的戰鬥中,首先控製敵方的最高領導者是最好的戰術,而朱歌現在就等著那個人發話,他將不惜一切代價將他幹掉!

朱歌懂戰術,烏龍教的人也懂。對方並沒有指揮官出來說話,將朱歌和何楓帆圍住之後,沒有任何預兆,他們的兵器就攻了上來。

既然指揮官不出現,此時朱歌最擔憂的事情就是一個:何楓帆能不能自保?如果不能,朱歌拚死都要保護好何楓帆,豈能讓救命恩人在自己前麵倒下去,如果能自保,朱歌的壓力就能減輕好多。

朱歌甩起扁擔,擋退了一個人的進攻,另外一個人很默契地向朱歌劈來,手裏的扁擔根本就承受不住這麼厲害的劈砍,要是被劈到,一定會斷為兩截!

躲無可躲,朱歌一挺身,往身後倒去,手裏的扁擔準切地抽向對方拿刀的手。還沒來得及看有沒有抽到,朱歌就看見一個人手裏拿著一把劍就向何楓帆刺去!更可怕的是何楓帆甚至來不及避退!

朱歌大叫一聲小心,雙手一撐扁擔,像個陀螺一樣翻身而立,手裏的扁擔順勢帶著呼呼的風聲掃向那人。

沒有遇到意料中的阻擋,扁擔實實地打在那個人的軟肋上,甚至沒有感覺到運氣之後皮肉帶來的阻力。一看,卻是看見何楓帆不知什麼時候摸出了一把菜刀,已經將那人的頭顱斬下,而另一隻手將劍身夾住,抵在胸前。

何楓帆也是一個高手!這一刀真是犀利準確,恐怕這菜刀都不是凡品!這是朱歌的第一感覺。

朱歌心中頓時一喜,何楓帆的手段這麼好,兩個人聯合起來,活下去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三成。

就在朱歌這一分神之間,方才拿刀砍他的人又向他攻來,隻聽背後一陣風聲,朱歌腰上的肌肉不由自主跳動了起來。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何楓帆又一次出手,手裏的菜刀往朱歌的身後劈過去。

隻聽一陣刺耳的叮當聲,朱歌身後的劍便被何楓帆的菜刀斬斷,劍身順著朱歌的腰飛了出去,帶起一片血花,劍柄沒有停留,割過朱歌的小腹。

雖然負了傷,總算不致命,險之又險地化解了對方的攻勢。

那人看見手裏的劍被斬斷,就要避退。吃了死虧的朱歌怎麼會放他走,一轉身,手裏的扁擔就如同一道閃電向那人劈去。那人急忙一個蹬腿,一腳蹬在朱歌的扁擔上,木質的扁擔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終於是斷了。

對於這個,朱歌早有準備,向前一步,躲過了其他人的刀鋒,朱歌的身上又多出了一道傷口。但管不了那麼多了,既然不能幹掉指揮官,就要全力突圍,否則命不久矣!

趁那人起腳蹬斷扁擔之際,朱歌一俯身,右腳狠狠地掃向那人的膝蓋。

朱歌這一腳可是練過無數次的,無論從力量到速度,朱歌都能把握的得心應手。

隻聽“哢嚓”一聲,不出所料,那人的膝關節被踢斷,整個人一下子被摔了出去,他的位置瞬間多了一個缺口。

不用多言,朱歌和何楓帆就是一個閃身,跳出了烏龍教來襲者的包圍圈。

對方人多,不宜戀戰,朱歌就要轉身逃走,卻看見他們的馬此時已經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此時,正有一個身披盔甲,手持一根長矛的人,坐在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上。

看到眼前這個人,那些圍攻朱歌和何楓帆的人都停下了追趕,提著刀劍對著朱歌和何楓帆,隨時準備攻上來。而朱歌看到來人,卻是大吃一驚!這個人從氣勢上3來看,絕對是一個危險到極致的人物,隻有對自己實力有著絕對自信的人,才會有這種猶如泰山壓頂般的氣勢散發出來。而他的自信,一定是來自於無數次的戰鬥和長時間的訓練!

冷兵器戰鬥,朱歌自認絕對比不上眼前這個人!難道要拿出槍嗎?朱歌心裏不禁有一些拿不定主意。

雙方劍拔弩張,朱歌和何楓帆處於絕對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