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下麵是魔族!我看看……”
雨果雙手搭在眉毛上形成涼棚遮住光線,仔細的分辨了一下後道:“我看到的隻有魔獸人和蠻族,魔獸人的數量大概有六七十隻,蠻族大概超過四百名……等等!快看!那裏還有三隻卓姆蝠妖!!!”
珈藍順著雨果的指點一一看過去,卻是一陣無語,看來這個時代對“魔族”的定義,似乎跟他原本那個時代有些差異。
所謂的“蠻族”,在珈藍的印象中,應該被稱之為“野人”或者“高等人猿”、“原始人”,隻不過是古老時代繁衍下來,卻未曾進化的人種,從本質上來說,跟自詡文明物種的各民族人類沒有什麼區別。
這些野人即便是在珈藍原本那個文明極度發達的時代,在一些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裏也隨處可見。
牠們隻具有原始而簡單的聚落式社會體係,其中一些和人類聚集地離得近的,性情又較為溫和的,甚至會跟旅人進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易,用撿拾來的礦石、獵物的皮毛等物品,向旅人換取一些工具和鹽巴。
但大多數野人,都不願意和人類這種沒有毛的近親過於接觸,在牠們看來,這些沒有毛的近親太過危險,外來者強行靠近牠們的聚落,會引起牠們的恐懼而爆發攻擊。
野人們沒有語言,隻會通過節奏簡單的嚎叫來表達自己的意圖,而且隻有一小部分野人懂得用火,絕大部分依舊保持著菇毛飲血的習慣,任何被牠們殺死的敵人,都會被牠們列為自己的食譜菜單,所以通常牠們又會被人稱之為“食人族”。
從行為上來說,牠們更接近野獸而並非人類,這也是牠們無法融入人類社會的原因。
要說這些未開化的家夥很危險,珈藍倒是能夠理解,畢竟這些尖牙利齒,還保留著爪子的野人,戰力相當的彪悍,生撕虎豹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他曾經見過一些無聊的貴族,豢養強壯的野人奴隸,來作為寵物和鬥獸場的鬥士,可要說牠們是魔族……珈藍想不通,這些連話都不會說的家夥,跟那些長著犄角和蹄子的怪物能扯上什麼關係。
至於雨果說的“魔獸人”,就更是無稽之談了,那根本就是獸人好不好?
雖然這些長著狼一樣的耳朵,血紅的雙眼,一頭粗硬的黑色鬃毛,滿嘴凸出唇外的獠牙,鼻孔翻起的醜陋大塊頭看上去很嚇人,可人家卻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地表生物,跟那些異位麵的魔鬼和惡魔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還有那三隻“卓姆蝠妖”,倒是和前文明時期沒什麼區別,隻是在那個時代被稱作“人麵鳥妖”,之所以會被稱之為“蝠妖”,純粹是因為牠們那一對血紅色的蝠翼。
但實際上,人麵鳥妖全身,都覆蓋著類似鳥類爪子部位的鱗狀硬皮,並且四肢都呈鳥爪狀,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更接近飛禽,而並非蝙蝠。
但就和有人質疑,蝙蝠究竟是鳥類還是獸類一樣,同樣有大量物種學者研究人麵鳥妖的血統,推斷這種類人生物的血脈起源,究竟是人類?還是蝙蝠?亦或者是飛禽?
說牠是人類,牠卻渾身鱗皮,說牠是鳥類卻沒有羽毛,卻又長了一對蝙蝠似的蝠翼,這種詭異醜陋的畸形外表,也許就是人麵鳥妖或者說卓姆蝠妖,被這個時代的人們列為魔族的原因,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種生物,絕對不會是混血。
話說回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物種的血統分類,似乎並不那麼嚴謹,而是單純的以審美和自我猜測去進行歸類……長得醜,智慧低,不符合人類審美觀的,就是魔族!
珈藍甚至沒辦法去糾正雨果,隻能鬱悶的修改自己記憶中的怪物圖鑒,為這些“魔族”加上一條注釋。
下方交戰的人群中,人類一方顯然處於劣勢,而從對方的裝備製式,可以判斷出,他們應該就是距離這裏不遠的阿瓦代城遊騎兵,如果沒有猜錯,這應該是一場巡邏中的遊騎兵和越界魔族的遭遇戰。
數量大約有兩百多人的阿瓦代遊騎兵們,雖然仗著身為騎乘職業的機動力,不斷的發起進攻,但包圍他們的魔族數量卻足足是他們的一倍以上,連番的衝擊都無法突破重圍,隻能集結起來形成戰陣,被動的防禦著魔族的攻擊,等待阿瓦代城的救援。
雖然不同國籍和民族,但這些遊騎兵畢竟是同類,傭兵們征詢的視線都向珈藍投了過來,考慮到阿瓦代城即將成為合作者,珈藍也沒有多做考慮,點了點頭,持續降低暴風巨鯊號的高度,迫近地麵上正在交戰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