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夜雨》,都是在稿子翻來覆去地改了多次之後,認為“這次可差不多了”、“行了”,準備第二天交打印部再做最後一遍修改,就可付印。誰知,剛長出了一口氣,剛輕鬆了不一會兒,卻突然又覺得某些個地方還不行,又重新大改了一番。這次的《夜霧》,也是這種情況。
改動最大的是把杏園的出現從原來的第十二章往前提到了第六章,且由汪立棟在把杏園交給方箭時,正麵介紹它的布局以及來曆。以此處為綱,往下貫穿,一穿到底。到第二十五章,方箭又把杏園交給了項之木。使這個原先明代州官住的私宅,又由一個州官來住。由此,書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日偽時期的保安司令與名妓二妹(穆重生),“文革”中的造反司令霍捍東與丹若,汪立棟與六兒,方箭與西南妹子、小梭魚、荷葉、槐花、黑蝴蝶,項之木與荷葉、林夢珠,就先後都在杏園住過了。一個杏園,經曆了幾百年的變遷滄桑,有一種特殊別致的耐人尋味的含義。
此外,還有一些情節延伸了,展開了,加強了。如:丹若排演京劇《霧嶺峰火》,劇本的創作修改。韓羽與賈一江之間的關係,由同學情朋友情,在丈夫投入了一個百萬小富婆的懷抱要與她離婚的特殊情況下,急劇地發展為男女之情。六兒虐待槐花。方箭報複和教訓黑蝴蝶。荷葉向方箭建議,提拔韓羽為廠工會副主席。林夢珠被任命為市計委主任,項之木在杏園表示祝賀。洛娃去省城當一個大人物的金絲雀,決定借機去藝術學院進修舞蹈,回來辦個歌舞團,擠垮官辦的市歌舞團。
還有一些情節的順序做了調整,使之更加合情合理。對一些情節和細節,追求盡量的真實、靈動和獨特,切不可重複自己。重複既是作者無能的表現,讀者讀了也覺得不怎麼新鮮新穎。對許多的句子、字詞進一步做了精益求精的推敲,使之更加恰當、準確、生動、傳神,而且簡潔。有時改動一個字、兩個字,其效果就大不一樣。
還是那句老話,一部好作品,特別是一部大作品,真是改出來的啊!它既是作者多年生活積累與心血的結晶,也是一個作者的膽識、智慧的碩果。雖說我們都在追求作品的完美,追求作品的十全十美,但世界上的東西,是沒有絕對的完美,沒有十全十美的。西瓜是圓的,但不可能是絕對的圓。足球是圓的,也不可能是絕對的圓。黃金再怎麼純,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純。對於一部容量較大的長篇小說,再怎麼寫怎麼改,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隻要你用了心用了力去寫了,這也就夠了。
時值炎火盛夏,火爐泉城的最高溫度達40℃,甚至到了41℃,名列全國之最。
2005年6月16日
6月裏,因有了新的想法,把已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於2005年1月出版的《夜雨》又修改了一遍,補充了一些新的情節,覺得比原先“得勁兒”多了。9月裏,時代文藝出版社要重新出版《夜風》,於是又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把《夜風》改了一遍。
在這同時,又想到了《夜霧》,從9月24日開始,對稿子從頭到尾又校改了一遍。根據幾位朋友的建議啟發,重點對副省長、市委書記、市長的“戲”做了較大的修改。原方箭提拔為市化工局長,改為任副局長,仍兼廠長。原林夢珠提拔為市計委主任,改為任市經委副主任,仍兼任市化工局長。把洛娃的戲改為由方箭、小梭魚把她送給市建行行長馬遙,以解決6000萬元貸款的問題。這樣,似乎更妥當一些。心裏也踏實多了。
這次的修改,曆時19天。平均每天3萬字。很不輕鬆。總是60萬字啊!這也是我從搞創作開始,30多年來寫的最長的一個作品了。每天早上也不鍛煉了,從五六點就開始。期間牙痛還來幹擾,就買了藥,邊吃藥邊幹活。後來的幾天,下午腦袋老發脹。自己這個被朋友稱之為“拚命三郎”的人,也不敢太拚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既要抓緊,隻爭朝夕,卻也不要玩命。《夜霧》從動筆至今,七年都過來了,也不差這幾天。隻有精力充沛,思路清晰,才能保證藝術質量。還應當是藝術第一,質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