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屯這個名字是後來取的,以前叫石屯。傳說石屯市在地理走勢上看屬於龍脈的龍頭位置,靈氣極盛。山不在高有龍則靈,石屯市西麵臨山,這座山就叫做西靈山。傳說山體裏麵住著一條五爪仙龍,仙龍吸天地精氣,納日月精華,聚三界精髓,藏宇宙真理。(後來宇宙真理被新羅國國師金金巫師盜去,並流傳至今。此事不再細表。)有這麼一條仙龍在此,西靈山自然成了三界聖地,成了各路修士聚集之地。有修士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有紛爭,有紛爭則必有鬥法。然石屯市常住人口已超過千萬,在這麼多人麵前鬥法很容易引起圍觀,引起圍觀自然會引起消息擴散。世間最難控製的不是自己的功力,而是消息。消息這個東西最容易走形。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傳播過程中白色的消息有可能傳成黑色的消息。為什麼說有可能,因為白色的消息還有可能傳成紅色的消息,更有可能傳成黃色的消息。黑色僅僅是其中一種可能而已。
為了不引起圍觀,為了不傳播負麵消息,眾修士商議在每次鬥法前先放出迷霧,迷惑眾凡夫俗子。修士在迷霧之上鬥法,其他修士也可在迷霧之上圍觀,做個見證。沒有了凡人圍觀並指指點點傳播小道消息,修士在鬥法時亦可肆無忌憚的使出渾身解數,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去。
在修士眼裏,凡人是最煩的,啥玩意兒不懂,啥玩意兒都要發表下意見。其實是修士們都太清高了,每一個步入修仙界的修士在還沒有築基之前就已經給自己起了一個亮堂堂的仙號。
西靈山聚集的修士越來越多,紛爭也就越來越多,因此鬥法也就越來越多。因為在西靈山上是不準鬥法的,怕毀壞了屬於大家的公共資源,比如尚未開采完的靈石,各種仙花仙草和神樹等等,要鬥法去山下鬥。但也不能走的太遠,走太遠了其他修士就看不到了。修士跟凡人不一樣,凡人見有熱鬧可看,為了看個夠會不惜一切代價一直追著熱鬧看,看上一天都有可能。修士就不一樣,因為修士很懶,修士對於熱鬧的態度是最好不用出屋就能把熱鬧看了。所以山下不遠又地界開闊的石屯市就成了西靈山修士們的鬥獸場。
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鬥法次數越來越多,石屯市百姓的迷霧天氣也就越來越多。後來鬥法次數多到每次鬥法之前都要預約,一整天都在鬥法,一場一場接一場,所以有時候迷霧會一整天都不散去。
鬥法次數多說明修士們都進階了,山上的資源越來越少了。有時候修士們為了搶一塊可以增加自己魄力的像心的愛心石頭都會大打出手。
修士們的鬥法是有潛規則的,那就是點到即止。修士們無論什麼屬性,無論仙魔靈妖來西靈山都有一個共同的誌願,那就是尋寶修煉。西靈山是三界共有的,屬公共財產。大家都來這裏進修,無非是為了一個好前程。眾修士在西靈山正邪未分,何必為了一些不起眼的事傷了和氣呢。但是話雖如此,你想想他們為了一塊心形石都會打起來,他們都是多麼的小心眼。因此在山上結下梁子的修士都暗記在心,以便下山之後做個了斷。
再說山下可憐的石屯市民。石屯市百姓是很有娛樂精神的。大霧天不適合外出,但卻適合打麻將和擺龍門陣。突然有一天,具體哪一天誰也記不清了,擺龍門陣的哥幾個就商量著給石屯市改名,因為石屯這兩字實在是太鄉土了。於是哥幾個開始在網上發帖廣求寶名,要求必須高端大氣,務必與全球接軌。很快名字起出來了,有給起曼哈屯的,有給起香榭麗舍屯的,有給起第五大屯的,有給起莫斯屯的,還有起布宜諾斯艾利屯的,有給起聖弗朗西斯屯的,最後有一個名字引起了哥幾個的注意,倫敦屯。恰巧這哥幾個混過幾年劍橋,覺得現在的石屯市太像上世紀的霧都倫敦了。在哥幾個的強烈推薦下,倫敦屯這個上接洋氣下接地氣的混血名字就這麼誕生了。一番炒作後,倫敦屯這個名字流傳開來。
然而不明真相的群眾隻知道倫敦屯這個名字來源於霧,但是霧是怎麼來的他們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