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國六十四年,溫良十四歲。宣國文武並重,溫昌又是個獵戶,是以溫良雖然未曾習武,但也練了一些基本功。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瘦弱,現今身材勻稱,麵龐也少了些清秀,多了些剛毅,棱角分明。
溫家院子前,溫良向爹娘告別。一個月後是宣國的州試,溫良是這一屆文試鄉試的三甲之一。李氏眼眶含淚,依依不舍。
“良兒,此去安州城路途遙遠,來去需兩個月之久,切記照顧好自己。再有就是青黃山在安州城外,此去途經青黃山,記得去觀音廟替娘親燒香還願。”
“娘親,孩兒知道了。您就放心吧。爹娘保重,孩兒去了。”溫良說完作揖行禮而後轉身上路。
前方路上也有兩個少年,卻是在等溫良一起上路。這兩人就是鄉試三甲的另外兩人。小鎮隻有學堂,沒有武館。是以隻有文試三甲學子。有些小鎮和大鎮有學堂和武館,就會有文試三甲和武試三甲。學子學滿五年後可參加鄉試,鄉試三甲三年後參加州試,通過州試的三甲學子兩年後可參加國試,國試的成績決定了未來了官職。這些比試都是先文後武,不是同時進行,因為有的學子文武雙全,若是同時進行那這些學子就分身乏術了。
宣國的當今皇帝玄禎帝是一代明君,唯才是用。宣國賦稅極低,人民安居樂業。
這兩個少年,一個麵如冠玉,有著令女子都羨慕的容顏和肌膚,在鎮上有著玉麵小郎君的稱號,姓安名磐。安姓是安州的第一大姓,安州城的城主也姓安,小鎮上的安家是安州城安家的支脈,就這小小的支脈關係,就足以讓安磐的父親當上了小鎮的鎮長。
另一少年生的虎背熊腰,身高七尺(古代四尺為一米)。不像習文之人,倒像是習武之徒。
“大小姐,你就不能快點嘛,我們兩個等你一個。雖然這四月的風景如畫,可是這風景看了那麼多年,我們也早就看膩了。”
如今這小鎮上敢叫溫良大小姐這個綽號的人可不多,至少明裏這麼叫他的,就溫良所知隻有吳屠夫的兒子吳優一個人。
這個長得五大三粗的人是吳優?他不是個沒腦子的傻大個嘛,就他還能考取鄉試三甲?
這還要從七年前六月的那場暴雨說起,吳優的家離學堂比較遠,學堂在東頭,他家在西頭。還沒到家呢,這暴雨就嘩啦啦的下下來了。
轟隆隆一聲雷響過後,吳屠夫在家看兒子還不回來,這雨都下了好一陣了,吳屠夫也有點擔心起來了。這吳優雖說頑劣,可是每次學堂上完課也都是要先回家把書本放好再去外麵淘氣的。
吳屠夫心裏著急,吳優從小就沒了娘親,孩子他娘在生產的時候難產,生下吳優就去了。吳優就算再不堪,也是他相依為命的兒子。吳屠夫穿了蓑衣,出門找兒子。發現吳優暈倒在地上,暴雨天鎮上的人都在家裏待著,也沒人發現,幸好吳屠夫來找他了。吳屠夫趕緊背上他去了醫館,醫師看了說是被雷擊中了,萬幸的是人沒事,休息一兩天就好了。
吳優醒來後,卻好像忽然開竅了,變的勤奮好學起來。不僅看起了四書五經,還總是去小鎮上唯一的舊書館看書。吳屠夫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心想一定是在天上的孩子他娘親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