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寶打小就長得漂亮,從繈褓裏就是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奶團子,長大後更是不得了。長到五歲,哪怕吃糠咽菜下,依然白嫩可愛,小小一團,像極了年畫上的觀音童子,不像從農家出來的。
村民們也就這麼隨口一說,其實,希寶確實不是唐家的孩子。
而是首都大院蘇家的孩子。
蘇家,那可是功勳家族,老爺子是第一批跟隨大首長起義的老紅軍,建國後被授銜的那批人。
遠在千裏外的蘇家女,又怎麼會出現鄉下,成為唐家的孩子呢?
事情還得從1973年那場罕見的春雪說起。
冬雪祥瑞,但是春雪卻極不受農人喜歡,更何況這還是一場罕見的大雪。
直接壓垮了多少房屋,受災麵積極其大,唐家村也在受災的範圍內。
看著被壓垮的屋子,還有因為受了凍無法開播的土地,一家子都得在冰天雪地中過活,整個唐家村都陷入了絕望中。
這種絕望,總得有個發泄的源頭。
而源頭竟然指向了剛剛出生的希寶。
嗯,並不是現在的希寶,而是唐家出生,真正的那個夭折的孩子。
孩子出生的時候,正是大雪紛飛,受災最嚴重的時候。本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災害,竟愣是被愚昧的鄉鄰,扣上了災星的帽子。
特別老唐家的幾人,在二房的女兒剛出生,還沒見到爺奶的麵,剛坐月子的媽媽,就已經被唐老太從床上拽了下來,直接一頓暴打。
毫不手下留情。
那是絕望下的發泄,才不管這人是不是剛生產完,是不是他們唐家的兒媳婦。
早在唐老太心裏種下了一顆名為“災星”的種子,手下的動作,自然也毫不保留。
唐媽媽就是在這個時候,落下的病根。
這些,作為還是小嬰兒的希寶一點也不知道。
因為她還沒有來到唐家。
唐媽媽直接在冰天雪地中,被唐老太一家趕了出去,趕去了知青點。
哦,忘了說,唐媽媽是下鄉的知青。
知青點的屋子,是木棚,根本就擋不住風雪,早在前一天,就已經倒塌。
現在重新搭建起來的,隻不過是茅屋而已,普通人都受不住,更何況是剛剛生完孩子,還在做月子的唐媽媽。
這一凍,她就直接病倒了。
更不要說,剛出生身體本就虛弱的小嬰兒了。
於是也病了。
發起了高燒。
母女倆被知青點的朋友,匆匆送到醫院的時候,還是沒有搶救回來孩子的生命。
小小的人兒,連個名字也沒有,就失去了生命體征,都來不及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
喊一聲“爸爸媽媽”。
這一打擊,讓唐媽媽直接要瘋了。
直到小希寶的出現,才讓唐媽媽從那種絕望無助,要黑化的狀態中,喚醒過來。
小希寶是被人扔在醫院角落,被大雪掩沒的雪地裏的。
唐媽媽第一眼看到,被凍僵了快要失去生命體征的小希寶時,整個人就被這小小的一團,攝去了整個心神。
母愛被喚醒,她熱淚雨下。
就這樣,小希寶成了唐媽媽的孩子。
孩子身上除了一塊玉石,什麼也沒有。
唐媽媽猜,這應該就是孩子父母留下來的。
玉石上刻有一個“希”字,正合了她意,因為這字也代表了她的希望。
“從今天開始,你就叫希寶了。”
唐媽媽逗著孩子,卻見孩子朝她咧開了嘴角,朝她笑。
她高興道:“你也喜歡這個名字,對不對?希寶,你就是我的孩子,一輩子都是。”
這事,知道的人極其少,除了唐媽媽,後來寫信給遠在海島的丈夫,也就隻有那個送她去醫院的朋友。
其他人都不知道。
就是唐家人,她都沒有吐露過半句。
倒也不是她不想告訴唐家人,而是唐家人的奇葩,一如既往的不喜歡她,不喜歡她的孩子。
若是讓她們知道,希寶不是唐家的孩子,他們吃了孩子的心都有。
如她猜測,唐家人一直都不待見希寶,一直都罵她災星,倒黴蛋,賠錢貨。
孩子從小就懂事,每當大人罵她是災星的時候,小家夥會倔強地挺著小胸脯說:“我不是災星,我是媽媽的寶貝,媽媽說我是福星。”
唐媽媽就是這樣認為的,希寶就是她的心頭寶,自從養了希寶後,她和丈夫的運氣就一直很好。她進了村學校,丈夫升了職,這不是好運,又是什麼?
她一直認為,希寶就是家裏的小福星。
這會,小家夥大眼睛呼扇呼扇,眼裏的倔強,讓唐家人心虛的同時,也更讓他們惱怒。
罵罵咧咧,自然不在話下。
唐家人也不是誰都對希寶不好,唐枝就是個例外。
唐枝是大房家那邊的小閨女,跟希寶同年出生,比希寶大了幾個月。
都說孩子是最純淨的,唐枝沒有被大房那邊養歪,跟希寶關係極好。
總是會悄悄地將自己的零嘴省下來,讓給希寶。
還有好玩的東西,隻要希寶喜歡,她都會毫不猶豫地讓出來。
她不止一次地對希寶道:“寶啊,我們是好姐妹,一直都是。”
別說希寶了,就是唐媽媽,都被這小姑娘所感動。
誰又會去懷疑一個奶娃子,會包藏禍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