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唐家的輩分,是極高的,唐老漢就是村裏輩分最高的那輩人。沈雅的丈夫那一輩,輩分自然也高。像希寶這一輩,村裏很多人都得叫她姑呢。

旺家嫂的丈夫,按輩分來算,其實得叫沈雅嬸,但大家都叫她旺家嫂,沈雅也這麼叫。

“嬸,你這是去縣裏了?”旺家嫂停了下來,問道。

沈雅點頭:“嗯,去了知青辦。”

旺家嫂小聲問她:“你真的要離開上崗?要回城?”

希寶本來埋首在媽媽懷裏,聽到旺家嫂的話,猛地抬起頭來。

她想起了前世,手臂收緊,圈住媽媽的脖子:“媽媽,不要走,不要離開希寶。”

沈雅輕輕地拍著女兒的背,笑著對旺家嫂道:“我沒有想過回城。”

旺家嫂眼裏閃過驚訝:“可是荷花阿婆說,你要回城了,要跟建國叔離婚。”

建國是唐爸爸的名字,他出生的時候,正是49年建國的那一年,所以就取名唐建國。

沈雅撇了撇嘴,旺家嫂口中的荷花阿婆,正是她的婆婆。她婆婆這人,刻薄尖酸,一個勁往外嚷媳婦的不是。

別說她了,就是老大家的,和老三家的,不是沒被她罵過。隻不過沈雅被罵得最大,也是唐老太最看不上的媳婦。

無奈人家夫妻倆感情好啊,當年唐建國跟沈雅談戀愛,唐老太一個勁反對,也拆不散人家夫妻。唐建國幹脆打了結婚報道,拿了證明,就去民證局直接領了證。

也是唐家一時沒反應過來,否則要真的反對,去村委阻止人家開證明,唐建國和沈雅這婚,還未必能結成。

“我是想辦隨軍。”沈雅壓製住心裏的燥意,將真相說了出來。

旺家嫂“呀”的一聲:“這是好事啊,隨軍多好,這樣你和建國叔就能團圓了。”

沈雅歎了一聲:“可是知青辦不放人。”

這是最難辦的。

這邊不放人,那就沒辦法走。手續辦不了,那就遷不了戶口,戶口遷不了,就隨不了軍,就是軍隊出麵也不成。

生產隊這邊不放人,就是公社同意了都沒用,更不要說現在知青辦也沒同意。

真是難。

旺家嫂也猜到了,這邊不同意的原因,是因為啥。她小聲問:“是老唐公和荷花婆不同意?”

沈雅隻是歎息,他們怎麼可能會同意?他們恨不得把她綁在身邊。一旦放她高飛,那麼建國那邊的津貼就不可能還寄回來,他們拿不到錢,家裏的日子還能像現在這麼舒坦?

說白了,現在老唐家一大家子,全靠建國的津貼養著,這群人還嫌不夠,吸了血還要再敲了骨頭再啃兩把骨髓,都不把人當人看。

旺家嫂哪有不懂的,她也跟著歎了兩把氣,唐家老兩口太偏心了。

要說上崗村,誰不誇一句建國叔?

最有出息的,就是建國叔了。

十六歲那年當年,十八歲當了班長,後來又提幹,當了排長,連長,現在都成營長了,多牛?

提起建國叔,上崗生產隊誰不豎起拇指稱讚一聲?

沈雅嬸去隨軍,那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如果唐家不放人,生產隊隻怕也不會放人。

旺家嫂眼裏滿滿都是對沈雅的同情。

攤上這樣的公婆,那也是不幸。

沈雅告別了旺家嫂,路上又遇上幾個村民,差不多也問了這些問題,她也都沒瞞著,一一回複,村民們多少也知道了沈雅去知青辦,想辦隨軍被老唐家阻止的事了。

沈雅走得很慢,走了一圈路,隻要遇上人,她都會停下來,跟人聊會天。就這麼一段路,竟是讓她走出了半小時的路程,也讓人都知道了,老唐家阻止兒媳婦隨軍,不讓辦遷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