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伯伯,是你啊(1 / 3)

沈雅在廚房的案板上發現了肉和魚, 還有蟹與蝦。

她自然知道這是唐建國一早去買來的。

昨天晚上入睡前,他就跟她說了,讓她睡到自然醒, 家裏的菜就交給他, 他會準備好。

這些菜, 夠他們吃兩頓了,隻不過沒有蔬菜。

她也知道, 海島裏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但最缺的應該就是蔬菜了。

菜場裏的蔬菜很貴,家屬區裏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的院子裏種些菜。

她昨天一路過來的時候, 就看到了, 十有八九的人家都種了菜,但也有種花的。

沈雅也想在院子裏種些菜。

還有養些雞鴨。

他們分家的時候, 分的那隻雞,已經被唐建國殺了, 被她熏成了熏雞, 帶了過來。

她曾經也想過, 要不要幹脆就不殺了,帶著活雞過來。

後來跟丈夫一說,唐建國說這樣不方便。

是啊, 不方便啊。

不說火車就要一天一夜,從杭城還要轉車到三項縣, 再渡海,雞在路上,不餓死也會餓瘦了。

還不如殺了,做成熏雞。

到了海島, 自己買些小雞小鴨,慢慢養著,幾個月後就能夠下蛋了。

沈雅對這附近的情況太不了解了。

於是她想到了隔壁的黃嫂子,唐建國曾經跟她說過,有不懂的,就去問黃嫂子。

沈雅便敲開了陸家的院門。

很快,黃嫂子就過來開門了,見是沈雅,忙把她迎了進去。

陸家收拾得很幹淨,相比唐家院子幹幹淨淨什麼也沒種,陸家卻是種了許多的青菜、蘿卜,還有爬藤的豆類。

除了蔬菜,還有一株葡萄藤,和一棵桃樹。

在院子北首邊,還有一個挺大的雞窩,裏麵傳來“咯咯”的叫聲,一看就是也養了雞。

沈雅誇了陸家的菜地,向黃嫂子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你要買雞崽?”黃嫂子想了想,“這倒不用去菜場,那裏的雞崽貴,還不一定能買到母雞。我帶你去一個地方,那裏買的雞崽,能夠保證質量。”

“那敢情好,真是太感謝嫂子了。”沈雅笑著感謝。

黃嫂子無所謂的擺擺手:“這有什麼,鄰裏之間就應該相互幫忙,何況我家老陸你唐隊長是搭檔。”

黃嫂子就關了院門,帶著沈雅去了一處。

她帶去的地方,就在家屬區。卻原來是一個軍嫂家裏養了不少雞,因為養得有些多,雞蛋太多吃不完,就幹脆抱窩孵了雞崽。

也沒有想過要賣,畢竟現在大環境下,也不敢真賣。

但架不住家屬區裏有不少人想要養雞,所以大家就會上前以物換物,也有人給錢。

當然這些,軍營裏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有誰想過去舉報。

海島這邊的氣氛還是不錯的,不像外麵那樣緊張。

特別是近幾年,就更加寬鬆了。

還有軍嫂偷偷地出去賣菜賣雞蛋呢。

雖然大家男人的工資高,但很多軍嫂卻沒有工資,家裏孩子一多,生活質量就直線下降了,可不就得想辦法賺點外塊了?

這位賣雞崽的軍嫂姓劉,劉嫂子家裏養有十幾隻母雞。

還好是在海島,如果在外麵,養這麼多雞,早就被舉報了。

“妹子,你要買幾隻?”劉嫂子打開了她家的雞窩,將一窩的毛絨絨捧了出來,至少有百隻。

沈雅看得目瞪口呆?

她咽了咽口水,問劉嫂子,家裏養這麼多雞,沒事的嗎?

她剛從農村過來,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還以為跟鄉下 一樣,一家最多隻能養四隻,養多了就會被舉報。

劉嫂子還沒回答,旁邊的黃嫂子道:“怕啥?我們這沒人管,我家還都養了十隻呢。”

她家四個小子,個子串得快,每天都得補營養,肉票沒那麼多,可不就得拿雞蛋補了?

沈雅見黃嫂子真的不在意,那個劉嫂子也一點也不在乎,就知道這個在花田島上是沒有問題的。

就放下心來,想了想,就問黃嫂子:“我如果選二十隻,應該沒問題吧?”

黃嫂子:“那有什麼問題?二十隻我都覺得少了,這雞崽也有折損率,我當初養了三十隻,最後隻留下來十隻。”

沒有說的是,其中有五隻是公雞,被家裏宰了吃了。

沈雅想了想,還是先養二十隻,不管有沒有折損率,都先養這些,等以後想養了,可以再買。

劉嫂子問她要母的還是公的,沈雅驚訝,這都能看出公母來?

劉嫂子:“我從小就養雞,對雞比較了解。”

沈雅也就沒有再問,想了想,也不能全部都是母雞,她其實也想養幾隻公雞的,到時候好抱窩。

就選了十五隻母雞,五隻公雞。

後來黃嫂子告訴她,劉嫂子確實厲害,是真的能看出公母來,不過也不是百分百的,準確率在百分之八十。

到時候有可能會多出幾隻公雞來,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沈雅不隻買了這二十隻雞崽,後來又買了十隻鴨崽。

雞都買了,多些鴨,又何妨?

島上什麼最多?肯定是小魚小蝦了,正好可以喂鴨子。

聽說沈雅在找菜種子,劉嫂子二話不說,就送給了她一袋子的菜種。

什麼都有,都是劉嫂子院子裏種的。

沈雅買回來的這三十隻毛絨絨,最高興的莫過於希寶了。

她一回家,就看到了院子裏多了三十小黃絨絨,歡喜地用手一下點點這隻,一下又點點那隻,愛不釋手。

“這麼喜歡?”沈雅輕笑。

希寶用力點頭:“喜歡。”

沈雅:“那以後喂雞崽鴨崽的事,交給你了,好不好?”

希寶可高興了。

看著看著,希寶發現這三十毛絨絨,其實是有不一樣的。

她問了媽媽,為什麼有十隻不一樣?

沈雅於是給她科普知識,尖嘴的是小雞崽,扁嘴的是小鴨崽。

“你以前吃的雞蛋,就是雞崽長大後下的。”

“那鴨崽呢?”

“鴨崽下的是鴨蛋。”

希寶:“那我以後就有很多雞蛋吃了嗎?”

沈雅:“不但有雞蛋,還有鴨蛋吃。”

希寶更高興了,對這三十隻毛絨絨就更上心了。

沈雅去拿了一小袋米糠。

這是在劉嫂子那買雞鴨崽的時候,買一送二送的。

家裏的糧食肯定是不願意浪費的,這個米糠是百姓碾米的時候剩下的,很早以前沒糧食吃的時候,米糠還作為主食吃呢。

現在花田島上自從有了駐軍後,日子過的好了,也就很少有人吃這卡喉嚨的米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