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程三狗(1 / 2)

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鑾駕到許都,建宮殿、立宗廟,修城郭、賞諸臣。

曹操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不久又升任大司空;以荀彧為尚書令,荀攸為軍師;以程昱為東平相、郭嘉為祭酒。其餘將士,各有恩典。

自此,朝堂大權皆歸於曹操。

大事既成,曹操便在後堂設宴,聚集眾謀士,問道:“如今群雄並起,天下未定。諸公以為,誰是我許都的心腹大患?”

程昱略一思索,正色道:“河北袁紹,淮南袁術,劉表劉璋,孫策張魯,此等人物,都當一一掃除。然而眼下當務之急者,必屬徐州劉備!”

曹操長歎一聲,深以為然:“程卿所言,甚得吾心。劉備,英雄也,以往時分,他隻身飄零,尚未成氣候。最近他得了徐州,已然有了根基。倘若不管不問,久後必成大患!”

眾人聞言,紛紛均表讚同。

曹操又道:“若隻是劉備一人,尚可緩緩圖之,如今呂布新敗,竟也投了徐州。劉備讓呂布屯兵小沛,二人已成犄角之勢,對那大耳賊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此二人若同心協力、犯我許都,許都危矣!諸公,可有良策應敵?”

“這……”

劉備坐鎮徐州,根基漸穩。本來已有關羽、張飛兩員猛將,再加上呂布相助,想要對付他,非三言兩語所能辦到。

眾人麵露難色,不敢妄下定論。

良久,荀彧說道:“現今許都初定,不可冒然用兵。某有一計,名叫二虎競食之計。可叫劉備呂布反目成仇,徐州唾手可得!”

曹操笑道:“如此再好不過,請荀卿教我。”

荀彧道:“丞相,那劉備雖然占了徐州,卻沒有天子詔書,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主公當以天子詔書為餌,許諾劉備為徐州牧,令其密殺呂布。呂布死,則劉備成了孤家寡人;呂布不死,則必然反殺劉備。此計無論成與不成,二人必生嫌隙!”

“等二人嫌隙一生,丞相要取徐州,如探囊取物爾!”

曹操大喜過望,正要撫掌稱讚,這時,程昱身後,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哧的一聲,捂著嘴巴笑了出來。

眾人心生疑慮,紛紛向他看去。

那少年當即察覺到有些失態,急忙正襟危坐、目視前方,全當無事發生。

大廳之中,又逐漸安靜下來。

曹操被他這麼一攪和,原本滿臉的喜色蕩然無存,眯眼瞧著那少年,冷聲問道:“我等在此用計,以使劉備、呂布自相殘殺。你是誰家小兒?竟然如此大膽,敢在廳內嬉笑?”

那少年還沒回答,程昱立馬站出來說道:“回主公,是下官的幼子程陽,一時魯莽,衝撞了高堂,還請主公恕罪。”

曹操捋了捋胡須,問道:“程陽?便是素有程三狗之稱的,許都城裏有名的滑頭?”

眾人嘻嘻哈哈,調笑不已。

程昱麵色通紅,滿臉尷尬,卻也無力反駁。

他一生之中有三個兒子。

老大程文,在許都衙門裏做主簿;老二程武,在戍衛營裏帶兵。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多少都有些建樹。

唯獨老三程陽,文不成武不就,從小嬌生慣養的,成了個奸猾的浪子。

前段時間,這小子在外惹了禍,被人打了一記悶棍,昏迷了好幾天。

等醒來後,不僅奸猾的毛病一點沒改,反而常常胡言亂語。

說什麼老子穿越啦,還生在了三國;說什麼老子大難不死,定要在三國裏逍遙快活……

簡直得了失心瘋!

為了讓這小子有點出息,也少在外麵惹事生非,程昱沒辦法,隻好舍著臉皮,讓他跟著自己進入相府議事。

不奢求這小子能學到什麼本事,隻希望他能在這些大人物麵前露露臉,多少謀個一官半職,也算有個安身立命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