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京城才女奪桂冠(1)(2 / 2)

皇室宗親早已忌恨和親的舉動,他們往往表麵應付實際反對,惟恐他們的女兒受到傷害。出於這樣的看法,他們不可能把自己最有作為的女兒貢獻出來為國出力。

勉強遠嫁出去的所謂的公主心不誠,沒有犧牲精神和遠大誌向,即使到了異國也隻能聽任人家的擺布和宰割而默然消失。

如此以來不僅毫無作為而造成可怕的口實,使人們感到遠嫁而去的女人充其量不過是羊入虎口而已。這樣的流言越傳越神,導致人們的思維混亂,形成逆反心理,往往談嫁色變,隻好采取對抗皇上的種種措施。

如果遠嫁而去的女人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人,是個有膽有識的人,是個有勇有謀的人,是個胸懷大略的人,那麼她將會做出一番有利於國家與人民的事業。她將會引導異國傾向於漢朝,從而保證異國與西域不受匈奴的侵略與控製。她將會為異國和西域的和平與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為了改變這種局麵,應當采取廣泛挑選外嫁女人的辦法,可以在京城的民間通過自願報名競選的辦法招募才貌雙全的女人。

要向參加競選的人講明競選的要求和條件,講明烏孫國的真情實況,講明烏孫國王的年齡和愛好,讓她們看清烏孫國王的畫像,讓她們主動競選而不是強迫推進,對主動競選的合格少女進行公開的麵對麵的考查,然後再從合格的少女中遴選出最優秀的少女,由皇上冊封為公主,外嫁烏孫國王。

解憂的見解得到皇上的讚賞和認可。

皇上采取解憂的辦法在京城發布公告,招收有誌少女來競選皇家公主的爵位,然後以公主身份遠嫁烏孫國王。

布告貼出後京城的少女們轟動了。有的感到畏懼不敢出門;有的無動於衷漠然視之;有的受到父母的恐嚇提心吊膽;但也有的胸懷大誌意欲效法解憂和馮嫽大膽的報名競選。

少女們得知烏孫國王即是解憂的長孫,感到親切感到心裏踏實。又看到畫像上的烏孫王長得一表人材,酷似解憂的長相,心裏更是感到無比歡快。於是不少才貌雙全的平民少女紛紛報名參加競選。

解憂和和親大臣負責主辦了這次競選活動。競選進行得有條不紊,按著規定的嚴格條件從競選的少女中遴選出三名合格者。

經過麵試、筆試、身體檢查、武功比試、騎術考查,選定了最出色的一個少女。

這個少女來自京城一個小小護城武官的家庭。她的名字叫宋飛燕。她自幼喜讀經史苦練武功。她長得美貌清秀,身材修長,明眸生情,富有魅力。她有一種美而不嬌,麗而不俗的天然氣質。

她有一種不怒而威,凜然難犯的氣度。她有一種機敏過人智力超群的天性。她不僅有膽有識而且武功不凡。更重要的一點是她決心協助烏孫王治國安邦,傾向漢朝,共同繁榮,為西域的和平與安寧獻出所有的一切。

宋飛燕從小就崇拜女英雄。她讀過不少有關女英雄的書。她從小就聽父親講關於解憂和馮嫽的故事,她一直崇拜解憂和馮嫽。她決心遠嫁烏孫王,像解憂馮嫽那樣做一番有意義的事業。

皇上最後審查了宋飛燕,覺得她的確是難得的女中英才。他為能有這樣才貌雙全的少女而感到無比的自豪。於是他真心實意地冊封她為公主。他決定讓她以公主的身份外嫁烏孫王。他以皇上的名義陪送了許多貴重的嫁妝。他派出許多武士和侍女陪伴她遠赴烏孫國與烏孫王成親。

得到皇上的準奏,解憂親自帶領人馬,以漢朝的特使身份,手持使節,保護公主宋飛燕離開京城,向烏孫國走去。

宋飛燕的父母親自來送行。他們叮嚀自己的女兒一路保重。

他們得到解憂的親切安慰。解憂向他們保證一定會照顧好他們的女兒宋飛燕,請他們放寬心。

他們感激解憂說:“有國母的關照和愛護,我們很高興,很放心。”

他們在京城郊外的十裏長亭,與他們的女兒依依惜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