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慈君(3 / 3)

他要拍的是謝慈君被拐賣的故事誒?身為謝慈君的兒子,遊略就這麼冷血?

胡耿覺得頗有些不可理喻。

但還沒等他想明白,男生的身影就已經消失在了視線內。

仿佛多跟他呆一秒都是浪費。

……真是太離譜了!

從上坎村到鎮上一趟其實不容易,回去也是。

來回時間加起來,半天就過去了。

這也是遊略為什麼不想跟胡耿多說一句廢話的原因。

他背著相機回到村裏時,已近傍晚,母親正好背著竹簍從山上下來。

今天她還回來得早了些,因為跟遊略說好,要拍醃製醬菜的過程。

謝慈君會做的醬菜不止一種,醬瓜醬辣椒醬韭花醬八寶菜,這些遊略都吃過。

最拿手的還是醬萵筍,遊略一個從來不喜歡吃萵筍的人,都能就著母親的醬萵筍配兩碗白粥。

謝慈君的醬菜之所以做的好吃,主要在於她自己改良過的調料配方,實際過程並不繁瑣。

遊略腳本寫得也相對簡單,一晚上就弄得差不多了,早上母親出門幹活前,還特地拿給她看過。

對方放下鋤頭,握著圓珠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凝著眉神情很認真。

“開頭可以拍一下旭日初升的景象,和結尾的落日相對應,一部片子至少邏輯就完整了,也描繪出了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以小處體現大處。然後可以再增加一個晚食的鏡頭,兩碗白飯配醬菜,粗茶淡飯,自給自足,又正好呼應了主題。”

她說:“你雖然隻是想拍簡簡單單的一道醬菜,但除了製作食物本身,我覺得還是要傳達點什麼的。就像汪先生寫美食,也不單單是寫美食,而是透過美食寫生活,寫情思。”

遊略鄭重地點點頭,表示受教。

母親便放下腳本,重新背起鋤頭上山去了。

她穿著樸素的襯衫和高筒膠鞋,從背影看和村裏的任何一位婦女無異,不過就是拾掇得幹淨了些,走路姿態斯文了些。

但村裏除了她之外,包括唯一的大學生遊略,都不會想著說:要在拍醬菜時,和觀眾傳達點什麼深層思想。

他的初衷隻是想幫母親樹立相對客觀的形象,同時獲得流量和關注,好讓她有機會去為自己發聲。

但謝慈君做事情向來有些格局堅持。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她這份格局,遊略也沒機會一路念到大學。

這會兒要開始拍攝了,她也沒打算去換一套更體麵的衣服。

隻是打了盆水,把臉手洗幹淨,又再重新編了下辮子。

“就這樣實在一點吧,你要以農村生活為基調,那拍得太過幹淨光鮮,反而太浮太空,失了質感。”

她眺望著遠處的天空:“你做傳媒,可以修飾內容,但不能完全脫離真實,這樣很不負責……太陽落下來了,快拍夕陽。”

遊略一怔,連忙舉起相機。

胡耿把支架也給了他,機身安在支架上,拍出來畫麵很穩定。

單論攝影和剪輯,遊略其實比胡耿專業多了。

畢竟上個世界,他的人設就是位攝影發燒友,滿屋子都是昂貴的拍攝器材,後來還跨行當過導演,給自己寫的歌拍攝mv。

但現在也不能顯得太過專業。

不然到時候視頻發出去,網友肯定會質疑,這背後是不是有團隊操刀。

隻是……衣著簡樸,甚至褲腳上還沾著塵泥的謝慈君,就這麼在夕陽的餘暉中仰著頭,眺望群山。

今天的落日格外美,格外適合拍攝,這讓她的神情多了幾分驚喜和鮮活。

有那麼一瞬,遊略恍然間以為自己看見的是紀錄片插敘的回憶中,那個少女時期的年輕謝慈君。

他沒忍住調了變焦,原本專注在落日上的鏡頭,慢慢將旁邊的謝慈君也框了進來。

畫麵因為對焦而模糊幾瞬,又很快恢複清晰,清晰得甚至能看見中年女人臉上的曬斑和未擦去的水珠。

並不幹淨也不光鮮。

但極其動人。

——這個畫麵,後來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麵。

因實體售罄,無數網友隻能購買這期刊物的電子版本,並在購買評價中寫道:

“這是我見過本時代最美麗的一張臉,美麗得讓人忍不住想落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