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軍隊集結完畢之後,劉琦親自率軍東征。
他所帶的武將有太史慈、徐晃、甘寧、魏延等。
謀士有龐統、荀攸、徐庶幾人。
離開許都,穿過兗州境內,便來到跟濟南國比鄰的濟北國。
兩個郡國雖然搭界,但濟南國屬青州,濟北國屬兗州。
如今袁譚為了防止朝廷軍進攻,將手下所有軍隊,全都駐紮在了濟南國治所,曆城。
隻要守住了曆城,身後的齊郡、渤海郡、城陽郡便都安全了。
劉琦下令軍隊駐紮之後,便帶領一眾人,來到邊境的一座山上,探查敵情。
這裏距離司馬俱家鄉很近, 所以劉琦把他也帶了過來。
司馬俱遙指著前方,如數家珍的介紹道:“大王,此地距離曆城已經很近了。
那座最高的山,便是曆山,相傳當年舜帝曾在此山耕種。
曆山之下便是曆城。
城內遍地都是泉水,其中一座最大的,有三個泉眼,能冒出三尺多高。”
劉琦問道:“你當初離開此地時,家鄉可還有人在?”
“當然有,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鄉親們都要餓死了,刺史焦和還要募兵前去參加討伐董卓。
後來家鄉來了一位大賢良師,說隻要跟著他,便能找到吃的。
於是俺們大批人都跟他走了。
當然還有許多膽小的沒走,也不知道現在是死是活。”
“當時那曆城城防怎樣?”
“城牆早已千瘡百孔,破舊不堪,袁譚來了沒多久,應當修繕不及,大王若下令進攻,俺們定能一戰拿下。”
劉琦搖了搖頭道:“再殘破的城牆,也不容易攻破。
更何況袁軍有七萬餘人。
我軍隻有兩萬,想要強攻,難上加難,必須智取。”
他話音剛落,就聽見山下突然有人高聲喊道:“站住,再跑就放箭了。”
劉琦手搭涼棚,向山下看去。
隻見山腳下的山路上,有三個穿著破破爛爛的青年,正在逃跑。
後麵有七八名軍士正在追趕。
其中還有兩個弓箭手,正在彎弓搭箭,準備射向前麵逃跑的青年。
“那後麵追擊的,一定是袁軍,快救人!”劉琦果斷命令道。
太史慈當即一箭射出。
他的箭本來就重,而且又是居高臨下,準確命中一個弓箭手。
那袁軍見劉琦帶的人也不多,而且全都身穿便裝,當即出言威脅道:“什麼人敢如此大膽。
我們乃是袁大公子部下。
敢生事者,格殺勿論。”
太史慈當即又一箭射出,正中那人的咽喉。
隨即他又數箭連發,每一箭都射中一個軍兵。
那剩下的袁軍見太史慈如此凶悍,趕緊扭身想跑。
被太史慈一個個全都射死。
此時那三個逃跑的青年來到近前,氣喘籲籲的跪拜道:“多謝恩公相救,俺們感激不盡。”
“二狗、三娃子、狗剩?”司馬俱突然失聲道:“怎麼是你們三個?”
那三人抬頭仔細辨認一下道:“你是……阿俱哥?
天呐,真的是你,阿俱哥,原來你沒死?”
“什麼話?”司馬俱笑道:“盼著俺死是吧?”
“不是不是,當年你們跟著大賢良師離開,鄉親們都傳言你們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