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用筆畫出來的龍袍(2 / 3)

跟著李重九往大堂那邊走,吳有仁忽然輕輕歎了口氣,心想:“如果萬歲公主得知了楊澤的死詢,她要是能自殺殉夫,那就實在是太好了,那就什麼事都不用費了,皇帝和皇後也隻能當太上皇和皇太後了,誰讓他們隻有李重九這一個兒子呢!”

吳有仁看了眼前麵走著的李重九,還是獨生子好啊,就這麼一個兒子,皇位不給他也不行啊!

到了留守府的大堂之後,就見大堂裏麵早就站滿了人,而且院子裏麵也都是人,幾乎太原城裏所有能上得了台麵的人都來了,尤其是大小皇族成員,一個不落,都來了,就連李秣封這個倒黴蛋兒,也來了,而且他還拚命地擠到了大堂裏麵,雖然隻是站在門口,後麵就是門坎兒了,可終究也是在大堂裏啊,比站在院子裏麵要強。

李重九一到,就聽太原的官員們一起叫道:“皇上萬歲!”

說著話,他們全都跪了下來,滿滿登登的跪得遍地都是,他們又一起叫了起來:“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重九走到大椅之前,坐了下來,吳有仁取出他寫好的登基詔書,大聲宣讀,詔書並沒有什麼新花樣兒,還是陳詞濫調一番,基本上每個皇帝登基,都是這麼一套說辭。

等宣讀完了詔書,吳有仁說道:“今日大典,本應大赦天下,並封賞各位有功之臣,但皇上有旨,封賞之爵位,以及日後朝中之官位,要看各位在擊敗燕軍之戰中的表現了。”

李重九點了點頭,說道:“各位的擁立之功,每人都爵位升一級,至於能不能升到更高的爵位,獲得更好的官位,那就要看各位愛卿的表現了。”

事實上,對於登基大典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封有功之臣,哪怕是正常即位的皇帝,那種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直接登基的大典,再怎麼沒有有功之臣,可新皇帝也要給大臣們一點好處,打個比方說給三朝元老一個榮譽稱號,諸如此類的,這樣做屬於慣例了,主要是能讓大臣們盡快地歸心,團結在新皇帝的跟前,好好地效力而已。

如果是非正常即位的,比如象菜菜還有李晏,還有現在的李重九,都屬於不是正常帝位交接的,那麼就更要大封“有功之臣”了,雖然在場的大小爵爺,還有太原的一眾官員都沒啥功勞,可也得意思意思,這樣才能讓大家在即將到來的燕軍前,好好地“戰鬥”一番嘛!

可現在變成了,大家要好好立功,隻有立了功,新皇帝才會封賞大家,要是麵對一群有的少青中年,那沒準這招挺好使,比方說對李秣封說這種話,那李秣封肯定要努力地去立功,可惜李秣封剛剛被嚴重打擊過。

但現在李重九麵對的是一群隻想占便宜,隻需要立個從龍之功的大小爵爺和底層官僚,他們對於立功並不感興趣,那麼這招就不怎麼太好使了。

大堂裏和院子裏滿滿登登的人都是大感失望,他們可都聽說過,楊澤在萬歲公主登基的那時候,那可是大封群臣,不管有功沒功,隻要能跑到太極殿,能搶到個落腳的地方,楊澤就非常大方地給個賞賜,這還不算,就連那些武將的兒孫也能得個爵位,甚至就連宮裏的老太監,都能混個侯爵當當!

可到了他們這裏,卻是先要讓大家去立個功,然後再回來受賞,大小爵爺們豈有不失望之理,要是他們有本事立功啥的,他們能窩窩囊囊地活這麼多年麼!

不過,雖然大小爵爺們失望,可他們的兒孫,有一小部份卻都挺興奮的,他們和李秣封一樣,都渴望著能立些功勞,然後給自己以後的仕途增加點光采和本錢。

可大堂的邊上,李秣封卻撇了撇嘴,又想要騙人了,自己立的功勞還小嗎?可得到了什麼呢?什麼都沒有得到啊,如果說有功勞才能受封賞,那麼自己先前立了功勞,既然如此,現在就應該給自己封賞啊,為什麼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