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關城門(2 / 3)

李秣封默默地想著:“也許,在李重九完蛋之時,我可以利用他的腦袋,立上一記投名狀,轉投萬歲公主的陣營。”

這時候,誠親王走到了李重九的跟前,說道:“臣有一計,還請皇上采納。臣以為,等杜將軍靠近城門時,咱們在城頭上呼喊,說楊澤已經死了,這樣既可以提高守城軍民的士氣,又可以讓燕軍心慌,趁機又可以讓杜將軍得救!”

李重九連忙點頭道:“對對,就應該這樣,朕一時心慌,竟然忘了利用此事,你快快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讓兵將們等一會大喊,務必要讓下麵的燕軍聽清此事!”

誠親王連聲答應,看向了靖德郡王,出主意可以,但根據事先劃好的地盤,軍隊屬於靖德郡王掌管,所以下令的事要由靖德郡王下才行。

靖德郡王點了點頭,轉身離開,叫來自己的兒孫,如此這般的吩咐一番,讓他們去傳令了,隻是很可惜,在這種時候才把“楊澤身亡”的消息傳達下去,會不會讓太原軍民認為這是退兵的假消息,隻是用來打擊燕軍士氣的,還未可知,要是太原的軍民有了這種想法,那恐怕他們的士氣會更加低落,認為自己的軍隊根本就守不住城池,隻能靠撒謊來退兵了!

這時候,杜大下巴已經帶著金烏兵退到了離城門不到一裏地的地方,他逃跑的速度是很慢的,在他的前麵,已然沒有百姓了,隻是一片空地!

在向城門撤退的途中,有一個金烏兵問杜大下巴,燕軍會不會屠殺城外的百姓,因為這會震懾住太原城裏的百姓,但他是不希望這樣的,因為他發現太原的百姓其實很不錯,而且和李重九並沒有什麼關係,要是被屠殺了,實在是太讓人感到殘忍了,雖然做為李重九的敵人,他很希望李重九快點兒完蛋,但不代表他想看到太原百姓倒黴。

杜大下巴卻搖頭道:“不會有屠殺這種事發生的,咱們又不是真的敵兵,隻是要幹掉李重九罷了,幹嘛要殺百姓,這是不可能的。”

他一指已然四散奔逃的百姓,說道:“隻是讓他們暫時不能回城罷了,把李重九不敢和燕軍打仗,反而拋下百姓的行為傳到附近州縣去罷了,這樣附近的駐軍就不會來支援李重九了。”

金烏兵們這才放下心來,畢竟他們也剛剛從百姓變成士兵沒多久,大家誰也不願意看到百姓倒黴。

杜大下巴猜的和實際情況差不多,楊澤給付丙榮的命令裏也有這樣的考慮,一來是不能殺傷百姓,二來要把李重九不顧別人死活的消息傳出去,以免附近州縣的官員冒然跑來支持,給楊澤下麵的計劃造成麻煩。

太原做為大方帝國的龍興之地,可不是隻管著太原一個城池,而是附近好幾個州縣都歸太原管,也就是都歸李重九這個留守管,而且駐軍足有好幾萬,雖然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可要是跑來支持,到底也是一個麻煩。

如果逃跑的百姓藏入了附近的鄉村,他們當然就會把李重九逃跑,把他們拋棄在城外的事傳出去,附近鄉村的百姓知道了,周邊州縣的官員和軍隊當然也就知道了,他們本來就對李重九沒什麼感情,而且李重九還沒來得及拉攏他們,當他們得知李重九是個不咋地的人,那趕來支援的想法就會無限接近於零,他們會想著先觀察一下風頭。

隻要他們不立即趕過來,哪怕隻有幾天的時間,楊澤的計劃便會執行完了,到時天變了,他們隻需要擁護朝廷就可以了,也就是擁護楊澤也就可以了。

當杜大下巴慢慢退到了護城河附近時,一個金烏兵怒道:“李重九這個混蛋,他竟然把城門關了,連咱們都不讓進去,他是瘋了嗎,連心腹手下的命都不管了!”

在城外的金烏兵不多,隻有幾十個,外圍還有上百個逃過來的太原兵,就憑這麼一點點人,要是城門不開,燕軍又真的進攻,那估計連一盞茶的功夫都不用,他們就得全部死在護城河旁!

杜大下巴哼了聲,叫道:“弟兄們,咱們退無可退,隻能背水一戰了,就讓咱們在這裏,為皇上效忠吧!”

用對了一個成語,他大感驕傲,自己也算是一句儒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