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幹著急沒辦法(3 / 3)

梁大忠咽下一口唾沫,道:“皇上,娘娘,大事不好,是太原那邊來信兒了,是燕王來的信兒,說太子殿下在太原登基稱帝了,而且還遙奉皇上和娘娘當太上皇和皇太後,報信兒的人就在宮外,是燕王的心腹手下譚正文!”

李晏和皇後聽了這話便都一愣,原來不是有人造反,啊,也是有人造反,隻不過造反的人是他們的兒子李重九!

他倆臨睡覺前還說要不要把皇位讓給李重九呢,結果李重九就著急得不行,竟然自己就登了基,自己這個兒子可著實地不咋地啊!

李晏讓位給李重九和李重九自己登基,雖然結果是一樣的,可效果卻是相反的,結果都是李晏當了太上皇,可效果卻是李晏大怒!

一聽不是有人要帶兵殺進宮來,隻是兒子李重九在太原當了皇帝,李晏害怕之心頓去,憤怒之意猛起,他從龍床上下來,罵道:“豎子,竟敢如此,是誰教他這麼做的!”

皇後也是挺生氣的,她自己說要當皇太後,那是沒關係的,那是她自願的,可兒子把她的皇後名義給廢了,直接讓她當皇太後,這她就不願意了,就算是親生兒子,可這也不行啊,就算兒子想當皇帝想瘋了,可也得事先和她這個當母親的商量一下,不能擅自就決定了!

皇後也從床上下來了,對李晏說道:“老頭子,不要生氣,先把譚正文叫進來,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

李晏隻好點頭,譚正文他是認識的,在鎮西時的老熟人了,是一個喜歡滿嘴扯皮的家夥,他的話可不見得會是真的。

梁大忠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小跑著出去找譚正文了,看他那麼大歲數了,還跑得那麼急,李晏都怕他忽然摔倒,摔斷了骨頭,那可真是糟糕了。

梁大忠跑出了寢宮,出了院子,他便停了下來,呼呼地喘了幾口氣,叫過一個心腹小宦官,說道:“開小角門,讓譚正文進來吧,直接來這裏,咱家在這裏等他。”

他隻是在李晏和皇後麵前裝著態度積極罷了,要不然真的讓他滿皇宮的跑,他倒是有這個心思,可他也跑不動啊!

這時候,另一個小宦官湊了上來,小聲說道:“幹爹,出了這事兒,要不要和萬歲公主說一聲啊,太原那邊的可是大事兒……”

梁大忠嘿了聲,心想:“大事是大事,可卻不一定要告訴萬歲公主,反正萬歲公主聽到什麼消息都會問一句,楊澤知道嗎?楊澤肯定是知道的呀,所以她便會嗯一聲,不再理會。反正結果隻能有這一種,所以告訴不告訴她,又有什麼關係呢!”

梁大忠搖了搖頭,道:“先不用,先等譚正文見了皇上之後,有什麼事再說吧!”

宮門外,譚正文和一眾渤海勇士都坐在馬紮上,等著被叫進宮去,他們看著宮前的石碑,這石碑幾乎快要建好了,長安工匠的手藝和效率真是太厲害了,雖然這和官府為了拍皇帝的馬屁,所以督促的緊有關,但也能反應出效率的問題的。

譚正文笑著對渤海勇士們道:“這石碑建好之後,說不定馬上就能派上用場了。”

渤海勇士們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人人都嘿嘿笑了起來,頗為得意,畢竟他們是跟對人了,當然要得意一下。

他們一路狂奔到了長安,天色早就全黑了,長安的城門可不會為他們而開的,除非是李晏親自下旨,可去宮裏申請一番,然後再來開城門,估計天都亮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城門外等著呢!

可譚正文他們也有法子,反正守城門的士兵都是他們的人,吊橋不能放,城門不能開,沒關係,他們把馬放在護城河的對岸,然後遊過河去,接著讓城門守兵把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用大筐吊上城去!

他們人不少,把城門守兵累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他們好幾十人全給吊上了城去,然後又給他們找馬,譚正文等人這才能到了皇宮的外麵,再接著叫宮門,讓禦前侍衛去找梁大忠,好一通忙乎,直到了後半夜,梁大忠才把消息送到了李晏那裏。

皇宮有小角門,是專門給宮女和小宦官走的那種門,這種門平常半夜裏也不開的,但如果有什麼特殊的緊急事情,可以通融一下,這次梁大忠就是讓小宦官從這種小角門,把譚正文引進宮去。

譚正文見了出來報信兒的小宦官,問道:“皇上隻傳我一個人進去?”

小宦官連忙點頭,道:“正是,皇上和娘娘隻叫了譚將軍一個人進去,別人沒叫!”

譚正文點了點頭,吩咐渤海勇士們繼續在外麵等著,他解下腰中寶劍,扔給一個渤海勇士,這才跟著小宦官進了皇宮,走了足足一刻鍾還要多,這才到了寢宮,小宦官進去稟報。

殿裏,李晏在不停地走動,情緒激動,皇後卻在拍著桌子,大聲抱怨,她主要是說李重九都是被長公主給帶壞了,還有那個相王也不是個好餅,本來兒子李重九好好的,就是因為見多了他們做的壞事,所以也學壞了。

李晏終於忍耐不住,說道:“你就少說兩句吧,重九並沒有和大妹他們接觸過幾次的,說他們帶壞了重九,這個良心上過不去。”

皇後呸的一聲,道:“良心,你那幾個兄弟姐妹要是有良心,還能死得那麼早,連閻王爺都看不過去了,早早就把他們收了去!”

李晏見老妻有點兒發潑,隻好搖了搖頭,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嘛,還是等譚正文來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