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對於李晏和皇後來講,就等於是兒子李重九被綁架了,被太原的一幫親戚給綁架了,而楊澤雖帶了軍隊去解救,可因為投鼠忌器,害怕傷到李重九,所以無法進攻,沒法把那一幫的親戚綁匪給抓住,可又要救出李重九,又要懲罰那些親戚綁匪,這就是特有技術的難題了,他倆不得不求助於楊澤有什麼計劃了。
譚正文忙道:“臣在來之前,太尉還沒到太原呢,所以太具體的計劃也是沒有的,可太尉卻對臣說了一句話,這句話臣倒是記得挺清楚的。”
皇後急道:“什麼話,你快快說來!”
譚正文臉色有些為難,道:“太尉說了,要想救太子殿下,怕是得要委屈一下皇上和娘娘,先把太子殿下救出來,懲罰什麼的以後再慢慢說不遲,可太尉又囑咐臣不要把這話泄漏出去,凡事還是要由皇上和娘娘作主才行,我們做臣子的隻需要按著旨意辦事就好了!”
皇後奇道:“委屈我們?我們有什麼好被委屈的?”
譚正文說道:“因為太子殿下是皇上和娘娘唯一的兒子,所以挾持太子的那壞人有恃無恐,如果皇上和娘娘不按他們的要求辦,那太子殿下就恐怕有不忍言之事發生了,所以他們認為皇上和娘娘一定會答應的……隻不過,我師父不讓我說啊,臣……臣還是不說了!”
李晏卻聽明白了,這話肯定是楊澤在得知太原了事後,向譚正文和一眾心腹說的話,隻不過卻被譚正文給說了出來。
李晏認為太原的那些大小皇族,肯定認為李重九是他唯一的兒子,所以認為他一定會退位的,讓李重九當皇帝,否則他們就會殺了李重九,他一定舍不得,那麼也就隻能答應,而李重九被擁立為帝,太原那幫人一下子就等於是把持了朝政,生米煮成了熟飯,他們認為就達到目地了。
可是楊澤卻認為如果先將計就計,先答應太原的那些大小皇族,等穩住了形勢,然後找機會把李重九給救出來,然後再給太原的大小皇族重擊,來一個秋後算帳,這才是最好的。
這樣的計劃不見得是最好的,卻是最穩妥的,起碼能保證李重九的安全不受威脅,或者說不受太大的威脅。
可楊澤肯定是和心腹們說完之後,卻發覺不應該讓別人知道,所以才囑咐不要泄漏,而譚正文卻在李晏的“龍威”之下,不得不說了實話。
李晏就是這麼認為的,他不再問譚正文別的,而是說道:“你先出去吧,就在殿外等候,隨傳隨進。”
譚正文答應一聲,倒退出殿,老老實實地站在殿外等著。
皇後見李晏的情緒穩定下來了,她忙問道:“有主意了麼?剛才聽著譚正文說的話,我好象也有了點兒主意,你先說。”
李晏點了點頭,把自己剛才想的說了出來,皇後聽說,說道:“差不多,我也是這麼想的,那你們可得立即給楊澤傳旨過去,不能讓他進攻太原城,要不然豈不是要壞了我兒的性命,那些壞人可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
李晏道:“你讚成咱們退位?如果一旦退位,朕就是太上皇,而你就是皇太後了!”
皇後卻道:“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江山還是咱們家的,又沒落到了旁人的手裏,或者,咱們假裝要退位,可隻要把重九救回來,接著讓他當太子不就行了,你要是舍不得皇位的話!”
李晏搖頭道:“那倒不是舍不得,可假裝怕是不行,估計那些壞人必定在京城有探子,要是咱們隻裝個樣子,他們是不會相信的,咱們很容易弄巧成拙,反而不能救出重九了。”說完,他重重地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