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揮師南下,一路直插反動派心髒。
他們遵照“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最高指示,越過長江繼續南下。
這時候,部隊進軍到翠嶺湖,因為部隊收編大量戰犯,再加上後方的糧食需求。三野司令部決定,在此地建立勞改農場。
三野一部就地轉業。
於是,陳文的爺爺成了翠嶺湖的第一代監獄警察。
陳文的爺爺在翠嶺湖這片荒地上拓荒,生了一窩孩子。大兒子考走了,二兒子當兵再也不願意回來了,隻有最小的兒子,也就是陳文的父親,留在這裏,按照頂崗接班製度,成了翠嶺湖的第二代。
到了陳文,已經是第三代了。
陳文從小就在翠嶺湖長大,他從小就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也厭惡這裏的一草一木。
大學畢業那年,陳文立下決心,再也不回那個窮鄉僻壤的翠嶺湖。
不巧的是,那一年,陳文的父親突發腦溢血,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留下陳文母親一個人,整天望著翠嶺湖的萬畝良田,以淚洗麵。
陳文想讓母親搬到城裏,母親待了幾天,說是待不慣。
她說她在翠嶺湖長大,走不動了,也不想走了。
陳文出生後不久,計劃生育開始實行,家裏就他一個孩子,為了母親,他辭去了工作,參加了當年公務員招錄,回到了翠嶺湖。
陳文名如其人,文質彬彬,溫文爾雅。
他在翠嶺湖叔叔阿姨的幫扶下,穩步上升,在他50歲生日那年,被提拔為副監獄長。
如今,他在副監獄長位置上,已經幹了好幾年。
本來,上一任的監獄長政委調任後,呼聲最高的便是陳文,但沒想到提拔的卻是誰也沒想到的秦大河。
現在延遲退休還沒有完全落地,陳文即將退休。他可能會止步這個副監獄長到退休,這一次沒有提拔,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若是尋常人,必然勃然大怒。
不過陳文卻沒有,他依舊表現如故,穩紮穩打地幹好自己工作。
這次喪屍危機,秦大河直接把原先的黨委領導班子全部廢棄,自己新搞了一套少壯派。
陳文現在雖然還是領導職務,但每天的工作內容,已經是按照要求負責種菜,但他似乎對此並沒什麼怨言。
每天早上,他扛著鋤頭帶著母親來鋤地、施肥、弄菜……
楊家父子找到陳文的時候,陳父正帶著母親從地裏回來。
倆人還摘了一小筐黃瓜、西紅柿之類,這當然是不被允許的,不過陳文年紀大了,又是領導職務,在這裏威望又高,他帶回來的蔬菜,多半是分給其他老人孩子,大家也就不再說什麼。
楊家父子找到陳文,以掏糞名義的進了門。
陳文疑惑地說:“昨天不是剛掏過嘛?再說了,我家是在三樓,你要是掏糞也要到樓下才是。”
楊父使了個眼色,楊誌傑趕忙把門關上。
楊父上前正色道:“陳監,我現在找你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