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珠總算慢慢好了起來,但他這次傷得實在太重,外傷雖然好了,人被折騰得骨瘦如柴,身體也虛弱不堪。
雲瑤經常出宮去看他,皇太後也給了無數的補品讓她帶給他補身體。雲瑤還塞給了他銀子,讓他買座宅子安然養老,卻被他拒絕了。
“這座宅子王爺已經送給了我,我要是拒絕,豈不是對他不敬。我身邊還有體己銀子呢,養活自己綽綽有餘,你就別替我瞎操心了。
唉,咱們們倆還真是,你出去了我在宮裏,我出來了你進宮了,這就是造化弄人啊。”
雲瑤聽他這麼說也不再強求,不然反倒傷了他的自尊心。隻經常讓長興給他送一些吃食衣衫過去,見他衣食無憂便暫時放下了心。
胤禛如以前一樣,還是經常送各種東西到慈寧宮。前來請安被皇太後擋住為難了幾次,他也不氣餒,仍然堅持一次次來。
皇太後最後也沒了辦法,若是一直攔著他,若是被康熙得知,會以為胤禛對皇太後不敬,這又是得牽扯到前朝的大事,隻得放了他進來。
雲瑤病好了之後,也比生病時有了耐心。本就對他沒有那麼深的愛恨,也能耐下性子與他心平氣和說話聊天。
後宮的日子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過去,前朝康熙與太子這對父子之間,產生的裂痕卻再也無法彌補。
五十一年九月,康熙巡視塞外回京之後,正式告祭天下,社稷,太廟,第二次廢除了太子。
自此朝中的局勢愈發複雜起來,胤禛也無法再置身事外,變得更加謹慎,絕對不強冒頭出來爭功勞,一時間八貝勒又出盡了風頭。
直到康熙五十三年,八貝勒因為送給康熙的海東青,到了康熙手裏變得奄奄一息,犯了康熙的大忌,惹得他勃然大怒,認為八貝勒詛咒他早死。
在良妃去世兩周年忌日之時,康熙罵八貝勒是“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並揚言與他斷絕父子關係,停發俸祿糧米,絕了他爭儲的後路。
快到了新年時節,天氣又冷得人受不住。胤禛來請安時,大氅裏裹著個繈褓,皇太後吃驚地看著他:“老四,你又送小狗來了?”
胤禛小心翼翼揭開大氅,蹲下身子把繈褓托到皇太後跟前,“皇祖母,你看看。”
這下不止是皇太後,連著雲瑤都驚呆了。繈褓裏赫然包著的,是一個閉著眼睛睡得正香的小嬰兒。
皇太後一聲驚呼:“老四,你府裏又添丁啦?”
胤禛忙看了一眼雲瑤,鬱悶地道:“皇祖母,這不是孫兒府裏的,這是十三弟的女兒。
他福晉生了她之後身體一直不好,也沒有奶水喂她。十三弟狠心把她送了出來,托付我照看。”
皇太後神色這才緩和過來,想到十三被關起來這些年,心裏憐惜,伸出手去想要摸摸小嬰兒的臉,又怕指甲套傷著了她。
胤禛忙說道:“皇祖母,我把她放在你懷裏,你抱抱她吧,很輕的,一點都不重。”
皇太後一輩子都沒有抱過小孩子,她聽胤禛說完,手就不由自主抬了起來。
胤禛把繈褓放進她臂彎裏,引得她驚叫一聲,怕吵醒小嬰兒,又忙壓低了聲音,“哎喲,這麼軟這麼輕的小東西,哀家不行了,雲丫頭,你快來抱走。”
雲瑤也沒有抱過這麼小的孩子,她與皇太後一樣手足無措。胤禛見狀讓她坐下來,把繈褓從皇太後手裏接過去,再放到了雲瑤手中。
“就這樣,托著她的頭就行了。”胤禛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把擋住小嬰兒臉的衣衫往旁邊撥了撥,露出她的小臉來。
雲瑤抱著軟軟帶著奶香味的孩子,手上根本感覺不到重量,卻覺得她似乎又有千斤重,全身僵直根本不敢動彈。
小嬰兒被吵醒,睜開了烏溜溜的眼睛,小手從繈褓裏抬起來,湊到嘴邊打了個大大的嗬欠。
皇太後看得目不轉睛,“哎喲,你瞧她又困了,嘴巴還動個不停,她可是餓了,奶娘呢,快叫過來喂喂她。”
胤禛說道:“皇祖母,奶娘先前才喂飽過她,等過一陣子再喂吧。她出生以後身體就弱,這幾天才稍微養好了些。
不過她乖得很,餓了會咿咿呀呀叫幾聲,吃飽了就會自己睡覺,一點都不吵。”
皇太後愣了下,笑吟吟看著他道:“老四,你老實說,你帶她進宮來究竟是有何意?”
胤禛笑著道:“一切都瞞不過皇祖母,孫兒帶來是想讓雲瑤養。她沒有孩子,養一個在身邊也能陪陪她。”
雲瑤吃驚看著他,孩子又不是貓狗,她根本不會養孩子。雖然這是十三的女兒,她可以幫著請奶娘照看,可讓她親手養,也實在是太為難她了。
皇太後也頓住了,如今她上了年歲,身體愈發不好,能看顧雲瑤多久還難說。孩子養久了就有感情,以著雲瑤的性情,肯定舍不得再送走,她豈不是又多了份牽掛。
胤禛的那點小心思昭然若揭,皇太後轉過頭冷冷盯著他,正要開罵時,放在繈褓上的手指,被小嬰兒抓在了手中。
小嬰兒肌膚特有的軟軟綿綿,一下把皇太後嘴裏的話堵了回去。她心軟得一塌糊塗,連手都不敢動了,隻憐愛無比看著小嬰兒,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胤禛覷著皇太後的神色,趁機說道:“平時有奶娘奴才伺候,皇祖母也隻是閑暇時逗著她玩玩,比養貓還要省事。”
皇太後歎了口氣,看了眼一直未出聲的雲瑤,說道:“你帶了她出來,你汗阿瑪那邊可知道了?”
胤禛低聲說道:“汗阿瑪雖然沒有明說什麼,這也是他的親孫女,算是默許了吧。”
皇太後皺眉,“那十三他怎麼愈發倔強,聽說連個請安折子都不上了,跟他老子也能置這麼久的氣?”
胤禛沉默了片刻,方低聲說道:“溫恪與敦恪連著去世,對十三弟打擊太大,他隻一時還沒有想開而已。”
雲瑤想著四十八年同時去世的兩姐妹,十三接連失去了最親的幾個親人,換做是她,也無法原諒康熙。
她看著小嬰兒粉嫩的臉頰,心裏說不出的酸澀,除了對十三,還有對這個時代女子的命運。
長大不易,長大成人後更不易,尤其是她們這些格格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