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200倍利潤的硬盤!(1 / 2)

周睿淵今年都快60了,早年十幾歲的時候,他在德國留學,學的就是電子專業。

其實當年德國就已經出現了計算機,而且還在軍事上有大量的應用。

最早的無人轟炸機就是德國發明的。

當年的德國科技實力簡直太強了,一度讓人懷疑,阿道夫是不是得到了地外文明的支持。

周睿淵也是少有的天才,家境也很好,這才能到德國留學。

隻是後來戰爭的原因,家裏就剩下他一個人了。

華國建國後,他也學成歸來,一心投入國防建設。

隻是這些年在封閉的環境下,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導致科研水平有些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隨著時間的推移,119廠曾經的輝煌逐漸褪去,走向落幕。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一個外人,在國外能學到的技術也有限。

還有就是他的水平在一眾天才中也不算頂級,跟錢總工他們是沒法比的。

奉獻一生的單位,現如今迎來了曙光,如何能叫他不激動?

之前也隻是聽說張星河很厲害,他也相信上級。

但,如今親眼見識到張星河的水平,忐忑的心思徹底放進肚子裏。

喜悅過後,眾人安靜下來。

張星河與一眾工程師開始規劃量產工藝還有車間改造的問題。

一直忙到淩晨兩點半,一眾工程師精神奕奕的前往食堂開小灶。

飯菜還沒來,十幾個人圍著一張大餐桌。

每個人前麵放了一碟花生米,就著二鍋頭就聊了起來。

張星河放下酒杯,撿起幾顆花生米放進嘴裏,看向坐在旁邊的周睿淵問道。

“周總工,您預計這一塊硬盤的生產成本大約多少?”

周睿淵聞言,喝了一口二鍋頭,在心裏默默計算,隨後說道。

“各個環節,工人工資、材料算下來的話,大約1500塊。

這些材料在咱們國內都很便宜,如果電容能用國產的話,成本還能縮減1000塊。”

為了保障硬盤的穩定性,裏麵的用料都很考究。

裏麵的幾十顆電容,用的都是日本生產的。

別看就那麼一隻小小的不足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電容,咱們國產的就趕不上日本。

國產的價格一般就幾毛錢一隻,而同樣型號的日本進口卻要十幾塊甚至更貴。

119廠也能生產電容,他們生產的收音機裏用的就是自產的。

張星河抬頭掃視了一圈在座的工程師,這些人都是最樸實,也是值得信任的人。

畢竟,那些黃皮白心的二五仔早就找關係調走了。

張星河身子微傾,控製著音量低聲說道“如果我給你一份日本電容的加工工藝說明書,你們能不能完成改進工作?”

“你怎麼會有...”

周睿淵聞言大驚,話沒說完就收了回去。

他知道有些話不能問,也不合適。

至於原因,他會自己腦補。

張星河是什麼身份?

他有些了解。

貌似是某個軍方大佬的孫子,聽說他的手下還有一些武裝力量。

那麼這些資料怎麼來的,就比較好猜了。

他隻是沒想到,張星河居然這麼大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