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茉莉笑枝頭 貯藏(1 / 3)

皇帝坐在上首,因商討正事,麵龐輪廓的線條變得硬朗,天生的威儀,在內憂除去後不加掩飾,逐漸逼人,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然而雲露依舊是那副鬆散的狀態,仿佛今日這件事完全與之無關,拿不出證據,卻還能笑容以對,讓那些後妃好生佩服。

也讓皇帝燃起莫名的怒火。

從皇後說出那番話,而她的態度全然不當回事時,他就對此有了一定的猜測。

她雖然平時看著漠然懶散,但碰到這些被潑汙水的大事,絕不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放鬆態度。再聯想到她平日的某個習慣,一旦查證,大抵就能知道此次的事情與她無關。至少伏承徵那一件不是她做的。那麼順延推導,錢麗儀的死想必也是栽贓嫁禍。

可是,她這等不欲脫身的態度,委實讓他不虞。

自己偏向她是多少後妃求不來的事,她倒好,明明知道此時應該說什麼,卻偏要和他作對,不肯說出事實證據。平白無故在這個節骨眼上慪氣,著實太不懂事了些。

難道對她有半分好處?

這要是換了別人如此不領情,延熙帝早就冷了性子懶怠管她了。

但是他想起方才她提醒小路子那一節,比旁人都要快速地反應,可見她時刻都在注意著他……

這般一想,他心裏就軟了。

“你說妙修媛給你家主子送了丹荔,有多少顆?”皇帝淡然收回視線,居高臨下問底下跪著的慧心道。

慧心訝然,不懂為何要知道這個,但皇上問話不敢不答,便凝神思考道:“大約有二十多顆,主子當時氣急,高位賞下來的又不可不接,便把氣都出在貢品上頭,連吃了七八顆,緊跟著沒多久就出事了。”

“皇上若是想查,那荔枝殼海域餘下的十幾顆丹荔應該還在。”

皇帝頷首,又問皇後:“貢品自有定例,此番送到雲岫閣的有多少顆?”

“這……”皇後頓了頓,好像抓住了頭緒,但轉瞬又沒能明白,隻得先向茯苓道,“去查查看。”

茯苓應命退下,前去詢查登記的冊子。

沒過多久,她回來稟聲道:“雲岫閣得了三十五顆。”

皇帝再次去看雲露的反應,她這回倒不把自己當做沒事人一樣了,隻是也好不到哪裏去,看到他目光對去,便輕飄飄地撇去一邊。

他眉梢一挑,自是從細微處察出她稍加放鬆了一些,心中計定。

“小路子帶人去雲岫閣庭外,離桂花樹一丈正對潭水的方向,把埋下的竹節挖出來。”他沉聲吩咐。

小路子揣著滿腹疑惑,點了幾個力氣大的內侍一同去了。

沈芬儀等人方才還不加掩飾的對雲露進行批判,如今皇上這一係列舉動雖是莫名其妙,但心中皆隱約升起了危機感。

皇上不可能會做無意義的舉動,假如結果證明確實不是妙修媛所為,那她們情何以堪?

就剛剛皇上那一句“現在可以傳報”,“現在”二字由不得人不多想,也不知皇上究竟站在那兒多久,是否將她們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底。

雖然不可能因此定罪,但因而減了聖心,也委實得不償失。

謝嬪到底年輕,本也隻有那丁點恩寵,唯恐再失就沒了。見狀有些按捺不住,想了想,盡量平和地進言道:“皇上,慧心曾說可以指認妙修媛宮中之人,不若借機也讓小路子公公將人叫來,先行辨認?”

皇帝無可無不可地點了下頭,隨手指了茯苓道:“你去傳旨,順道監督那竹節是不是從雲岫閣挖出來的。”

他偏向皇後的表情似笑非笑,“免得皇後不相信。”

皇後被這神情瞅得坐不住,壓住心裏的忐忑,笑道:“皇上行事光明磊落,臣妾怎麼會有疑心。”

其實她倒是真的懷疑過,皇帝會不會借機動手腳,畢竟他維護妙修媛的樣子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