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茉莉笑枝頭 完美(1 / 3)

雲露遷宮的事,不說嫉妒的後妃,無論是太後還是皇後也都不甚滿意。且還是賜的那座離北宸宮不遠的新殿,據說皇上親自題名“搖光殿”。

北宸宮本指北極星所在,曆代皆是帝王住處,搖光殿則是北鬥七星的居所。後宮除了搖光殿,還真沒有一處宮殿,同是以星鬥命名。

所以命名一出,皇後的麵色很是難看。

相較起她獨自一人在那裏怒火中燒,有瓷器也要維持皇後莊重的表象砸不得,太後才剛得了消息,後腳跟皇帝就為安撫而來了。

“你啊,這回實在太過亂來了。”太後覺得手心燥,就把一向攏著的佛珠擱到爾雅呈來的托盤中。範嬤嬤親自取來潤手膏子,替她徐徐塗抹。

太後的語速一如她塗抹的動作緩慢,然而詞鋒犀利。

“縱然母後所做沒順你的意,你也不該不顧大局,這般不給南康臉麵。你說,你這到底是有意抬舉妙修媛,還是覺得母後做的不對,想用這等舉動來反抗?”

皇帝不為其壓下來的氣勢所動,很自然就拋開帝王的束縛,挑眉嬉笑道:“母後多慮了,兒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晁陽國一個小國,他家公主一進宮就要母後相陪,朕哪兒能讓母後如此辛勞?”

這話雖聽著玩鬧了些,但也順耳,太後一笑道:“若不是你那位皇後金貴,這原是她的分內事。”

話是這麼說,但皇帝和太後兩人都知道,如果經了皇後的手,那晁陽國歸順於哪一方就不好說了。即便皇後隻知爭風吃醋,不懂藩地和都城之間的劍拔弩張,亦會有有心人去促成。

皇帝又用三言兩語安撫了太後的情緒,讓她麵色好轉,方笑笑道:“一張一弛才是正理,母後放心,兒臣自有分寸。”

太後欲要過問仔細,又怕引起皇帝的反彈,便遲疑了一歇兒。

皇帝見狀道:“政事不敢叨擾母後,後宮的事卻要倚仗母後了。”

太後微微訝異,但很快斂了心思,不動聲色地看向他。

她的兒子她知道,平日總好像與她有商有量的,但多是在打太極,這麼明確的提出要她幫忙插手後宮的事,還是第一次。

雖說是親生母子,但後宮母子相處,與宮外還是有所不同。

“你說。”

“據兒臣所得的信息來看,廣陵王已經快到都城,屆時皇後那裏……”他稍稍一頓,神情鄭重道:“兒臣以為沒有比子嗣繁衍,傳宗接代更為要緊的事,想來錦昭容以及她腹中龍胎還要托庇於母後照顧。”

太後亦是麵色肅然起來。

天家陰私事多,但俱是在暗地進行。可皇帝初登基時外有虎豹,內有豺狼,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他不欲與廣陵王正麵為敵,便刻意縱得皇後無法無天,雖恩寵不多,但諸如明目張膽地給低位妃嬪賜避孕湯的事,從來不缺。

因他不責怪,仍頻頻賜鳳釵以示聖恩,她才愈發沒了顧忌。

但也因此,此番藩王來賀,她自覺有人撐腰,恐怕會在錦昭容唯一出來活動的機會——參加年宴之時動手。

這等不夠聰明的事放在別的妃嬪身上,太後自會懷疑不信,但要是放到這位皇後身上,太後便覺得大有可能,當即被皇帝說動,如臨大敵。

這要是個男胎,可是她第一個金孫!

其實除了皇上,她還有一個小兒子。然而康王雖不比皇帝要維持局麵艱難,無意子嗣,但卻沉迷於踏馬挽弓,縱遊山水,好人家的王妃娶回來,偏就放在那裏冷落。他在藩地,她想勸也沒處勸,這次回來,她必要好好勸說一回,至少得先有個嫡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