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功夫學校第一章默默無聞
自西洋火器流入中土,中原所謂的武林人士逐漸隱去,直至現代完全銷聲匿跡。但這些人並非真的消失,而是混入普通人中,過起普通人的生活。
在神州大地上,零星的分布著一些武林人士的後裔,他們表麵上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私下裏卻如前人般修煉內功,修習武術,並世代相傳。
比如有“武術之鄉”美稱的滄州,就隱藏了為數不少的武林人士。
在熱武器稱霸的時代,這些人不認為能在社會上立足,反而撇開了門戶之見,互相交流,集百家之長,將武術分門別類,形成了拳宗、腿宗、劍門、刀門四大主要流派,以及暗器、陣法等一些細小分支。
於是乎,便誕生了這樣一所學校——功夫學校。雖然名字這麼叫,但並不是真的教功夫。在裏麵就學的全都是前麵所說的武林人士後裔,他們因為不習慣與外界普通人交往,所以都被集中起來授學。但為掩人耳目,學校的課程和普通高中一樣,至於名字,在武術成風的滄州,這樣的名字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但你要認為這真的是一所普通中學,那就錯了。在這所學校中,所有任課教師都是一流高手,據說開辦學校的那位校長已經是絕頂高手之流。不然也壓不住那些都有一定武學基礎的學生。
雖然沒有門戶之見,但年輕人之間也有爭勝之心,所以學校中的學生也按拳宗、腿宗、劍門、刀門分為四大流派,至於其餘一些小的分支,分別依附於四大流派。
學校為滿足學生的好勝心,每年會秘密開展一些友誼賽,促進各派交流的同時也鍛煉年青一輩的實戰能力。
全國還有不少這樣的學校,最著名的除了上述的功夫學校外還有山東的真武學校、河北的天龍學院以及藏邊的飛鷹學院。
這四所學校之間也經常相互往來切磋。
四所學校之所以能躋身一流學院,是因為它們背後都有一位絕頂高手坐鎮。但他們一般鬥不出手,隻起到一種象征作用,有了這塊招牌,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俊傑前來就學。
在這些學校裏就學的無一不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都有一技之長或有武功極高的長輩,不然根本無法入學。
不過有這麼一個特殊而又普通的人,說他特殊,因為沒人知道他的背景,而他平時不怎麼顯露武功,不見得有什麼絕技。
說他普通,因為他平時表現得太大眾化了,長得不帥,也不紮人眼。屬於那種見過一次就忘記了的那種,他的名字叫楊淩。
楊淩,17歲,家庭住址不詳(他寄宿,但偶爾也到校外的一間小房子裏去住),家庭背景不詳,家庭成員不詳,武功等級不詳(注:修武等級:下三流(即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絕頂高手、巔峰強者)。
他的背景就是個謎,但從來也沒人去調查,因為他實在表現得太普通了從不引人注意。
他每天的生活節奏和普通人一樣,不過偶爾會請假,但從來沒有老師去問他去哪,同班的同學也不注意,他屬於那種犄角旮旯裏的人,班上也沒幾個熟人。至於他每次至少一個星期的缺勤,班上也沒人注意少了一個人。
但他真的這麼普通嗎?欲知詳情,請聽下回分解。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