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該走的時候(2 / 2)

王曇是冰雪聰明之人,如何會不明白王易的苦心,在她這位最依戀的二哥相勸下,也明白過來王易這般做的理由,同時也聽從了王易的吩咐,表示會以長孫皇後為榜樣,做一個讓李世民、李恪都稱道的好媳婦、好妻子。

做出的決定得到了李世民父子的認可,也讓他最不放心的妹妹王曇接受下來,王易也終於放心,吩咐家人做好離開長安的準備。他當然不會就此隱退,從此不過問朝事,他隻是想暫時休息幾年,躲開眾人的視線,讓別人對他的印象淡去,他這樣做,以退為進也可以說,躲起來過一段清靜的日子也可以說,也可以避開他所提一些意見在朝堂上引起爭議時候別人對他的非議。

王易知道,他已經將曆史拔向另外一個方向,隻要大唐這個巨人不走岔道,一直往這個方向走下去,再過幾年,會更加的繁盛強大,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相抗衡,對於一個後世隻是個普通人物的他來說,能對曆史的發展起到這樣的作用,已經足夠了。

王易對自己的所會的“才學”很清楚,他隻是一個會背一些唐詩,擁有這個時代人所不具有後世現代知識的普通人,也能做到這些已經非常不簡單了,什麼蒸汽機、電燈、火車那些可以給整個社會帶來重大變革,可以用“工業**”來形容的東西,他沒有能力創造出來,這些方麵的理論他都不是很懂,後世時候沒去鑽研過,他想著,一切隻要慢慢來就可以了,如今的大唐很重視科技的發展,隻要不出現異常的變故,朝廷對科技一直重視下去,工業**肯定會提早在地球上出現,出現在大唐這片國土上的…

已經為大唐輔墊好很多基礎,王易自信,以後的大唐會越加的強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匹敵,二十幾年間做出了這麼多,他所提的還在其他人的幫忙下繼續完善下去,王易覺得,他已經可以安心地暫時隱退了,去陪著家裏那一大群美麗的女人,過一陣閑適平淡的日子,那是件非常讓人向往的事。妻妾們正是身體最成熟的時候,此時不好好開發,不好好耕耘一下,以後要後悔的。

消失一陣,還是可以出來的嗎。

還有一個另外的原因讓王易想離開長安,去杭州過幾年,那是這段時間經常做到的一個夢,一個無法和任何人講的夢,夢境的發生地,就在杭州,因為有穿越這樣的事發生了,王易並不認為,一些離奇的事不會再發生,所以他一定要去杭州

有了這些想法,王易立即上奏,請求辭去一切官職,靜養一段時間身體,並讓長樂公主和長孫淩輪番去宮中及長孫無忌麵前遊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王易近十份奏本上表的請求,及家中兩個妻子的反複遊說,李世民終於同意了王易請辭的要求,但在同意王易辭去兵部尚書、將作大匠、太子詹事等重要職務的同時,被委任為新設立的杭州都督。

李世民在朝會上宣布同意他請乎的要求及新的任

,王易大喜,立即令身邊的人做準備。

也在王易意料之中,李世民在貞觀二十三年秋天的時候,對諸臣宣布,他將前往南方的杭州,療養一段時間,在他離開長安之時,令太子李恪監國,所有國事都交給李恪負責,並命長孫無忌、馬周、岑文本、李世勣等人相輔。

當初李世民與王易的約定,終於以這樣的方式實現了,王易無從去判斷和猜測李世民這樣做的目的,但他明白,李世民已經身心疲憊,對朝事厭倦,想好好休息一陣了,至於休息以後會如何,那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動身前往杭州要在下一年春,但王易已經等不及和李世民一道走了,他也不能等李世民,他一定要在皇帝前麵抵達杭州,做好準備。

也就在貞觀二十三年仲秋時候,王易終於帶著他的一眾妻妾及兒女們,踏上往杭州的旅程。

灞橋邊,太子李恪帶著滿臉淚花依依不舍的王曇,還有作為嶽父的長孫無忌,王易的摯友任侍中的馬周,補王易離任後空缺職任守兵部尚書的蘇定方,還有留在長安的大哥王昂,及剛剛在一年前被王易發掘出來,準備將女兒王子吟許其為妻的右衛郎將裴行儉,及許多原江淮中的舊部將士,都來為王易送行。

不少的柳枝被人折下,折柳相贈,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傷感,女人們抱在一起痛哭,男人們滿是傷懷,隻有王易是非常的興奮。

“再見,長安…不久以後,我就會再回來的!”在轉身向眾人拱手作禮告別的時候,王易心裏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