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創作於1936年,發表於1945年,屈指一算,這已經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事情了。然而,一首不過一百一十四字的小調,竟然在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如此強烈的反應,引起世人的矚目,並且因此而發生了一係列驚心動魄,曲折離奇,撲朔迷離,引人人勝的故事……這的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故事隨著故事中的主人翁們的一一離去,也將成為如煙的往事隨風而去嗎?
為了讓人們對這一段偉大而非凡的曆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我不惜用幾年的時間,一頭鑽到了故紙堆裏,去尋覓、搜求、挖掘、梳理,條分縷析,字斟句酌,終於在紛繁複雜的曆史畫卷裏,在硝煙彌漫的戰爭風雲中,尋找到了我需要的一些資料,算是了卻我的一份心願。仿佛卸掉了肩上的一個負荷,當書稿打出清樣的時候,我捧在手中,嗅著書稿上幽幽的墨香,看著那些突然鮮活起來的文字,回憶書中那些突然生動起來的人物,我感覺到無比地輕鬆、欣慰、喜悅。
期間,引用和參考了一些人的資料和成果,寫作過程中得到了中央文獻出版社有關領導和編輯的熱情支持和鼓勵,在此表示我誠摯的謝意。
杜忠明2006年9月9日於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