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part 07 寶寶的第3周(1 / 1)

01 寶寶的覓食反射

新媽媽抱著寶寶靠近乳房的時候,應該幫助和鼓勵寶寶尋找乳頭:用雙臂懷抱寶寶並在靠近乳房處輕輕撫摩他的臉頰,這樣做會誘發寶寶的“覓食反射”。寶寶會立刻轉向乳頭,張開嘴準備覓食。此時如把乳頭放進寶寶嘴裏,寶寶便會用雙唇含住乳暈並安靜地吸吮。許多寶寶都先用嘴唇舐乳頭,然後再把乳頭含入口中。有時,這種舐乳頭的動作是一種刺激,往往有助於擠出一些初乳。

過幾天寶寶就無需人工刺激了,寶寶一旦被抱起靠近新媽媽身體,他就會高興地轉向乳頭並含在嘴裏。新媽媽不要用手指扶持寶寶的雙頰,把他的頭引向乳頭,那樣他會因為雙頰被觸摸,受到不一致的引導而不知所措,並拚命地把頭從這一側轉到另一側去尋找乳頭。

02 寶寶不吃母乳怎麼辦

寶寶剛出生不久,吸吮力不是太強,如果新媽媽的乳頭內陷,而寶寶一時還沒有學會吸吮這種乳頭,這時候寶寶就可能不喜歡吸吮奶頭,正確的方法是應擠奶喂寶寶,而擠奶又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新媽媽要有母乳喂養寶寶的信心。寶寶出生以後,要經常讓寶寶吮奶頭,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開始幾天乳汁都不會很多,到四五天以後,乳汁就會大量分泌出來,因此,開始幾天千萬不要因為乳汁少而灰心喪氣。新媽媽不要隨便補充奶粉。在第1周內,即使母乳很少,也盡量不要隨便使用奶粉補充。因為寶寶一吃上奶粉以後,吸奶力就會變弱,結果母乳也會越來越少。

03 不要采取定時喂養寶寶

過去一直認為,出生到7天內的新生兒應定時喂哺,要求每3小時喂哺一次。有的乳母為了規定時間哺乳,寧可讓寶寶饑餓著拚命哭鬧,非到3小時後才哺乳。其實這樣定時喂養的缺點很多,因為如果寶寶在饑餓時吃不到乳汁,饑餓感過了再喂就影響他的食欲;而乳母乳房脹得厲害時不哺乳,就會反射性地使乳量減少,所以不主張這樣的方法。

現代觀點認為應當按寶寶需要哺乳,隻要寶寶饑餓或新媽媽感到乳房中有乳汁就可以進行喂哺,隨時需要隨時喂哺,叫做按需喂哺,且要做到勤喂哺。一般來說,出生後第1~2天的早期新生兒,哺乳時間為每1~3小時1次,就是說每天可哺乳8~12次。

04 寶寶的混合喂養

● 混合喂養一般有兩種方法:

1 每次先喂母乳,不夠時再用奶瓶加喂奶粉或其他代乳品。補充的奶量根據母乳減少的程度而定,這樣可常受到刺激而保持乳汁分泌,較適合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

2 采用一次喂母乳,一次喂奶粉或其他代乳品,二者間隔進行的方法,這種喂法會使母乳量減少,因此每日母乳喂哺的次數不可太少,至少3~4次。

● 進行混合喂養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可因為母乳少就輕易斷奶,在未斷奶之前應盡量延長母乳喂哺的時間。

2 乳母因工作關係不能給寶寶喂奶的,可用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1~2次,但乳母仍應按時將奶擠出,以刺激乳汁分泌。

3 混合喂養的寶寶也一樣根據不同的月齡添加各種輔助食品,但在正常的斷奶月份之前,輔助食品不可完全取代母乳或奶粉。

05 預防寶寶感染的措施

寶寶抵抗力較弱,口腔、黏膜、皮膚以及臍帶都是細菌侵入的門戶,因此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寶寶的住室、衣著、尿布都要保持清潔,加強寶寶的護理和合理喂養,盡量減少親友的探望。特別是患有感冒、肝炎、皮膚病的人,不要接觸寶寶。如果新媽媽患了感冒,喂奶時要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寶寶。

新媽媽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寶寶就容易發生感染。對新媽媽來說,更要勤換內衣,勤剪指甲,經常保持雙手的清潔,大小便後要用肥皂把手洗幹淨。給寶寶沐浴、配奶及喂奶前都要把手洗幹淨。在每次喂奶前,要用煮沸過的紗布或小毛巾把奶頭揩幹淨,然後才給寶寶喂奶。

寶寶的居室要經常打掃,減少灰塵等於減少室內的細菌數。室內通風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中的細菌密度。

06 怎樣使母乳增多

1 哺乳期內新媽媽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空氣,起居飲食都要有規律,生活節奏不要過於緊張。

2 新媽媽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尤其要喝雞湯、豬蹄湯、鯽魚湯等。

3 新媽媽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憂慮。

4 要養成按時喂奶的習慣。隻有規律地讓寶寶吸吮乳頭,才能反射性地促進乳腺分泌,維持充足的乳量。

5 每次奶水吸得越幹淨,越有利於下次奶汁的分泌。若奶水過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完,可以用吸乳器把多餘的奶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