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哥們兒腦袋不僅大,還很硬,扛下這幾招‘當頭棒喝’竟然沒事兒,不可不謂之福大命大。
劉鑫在水裏撲騰了半天,喝了差不多半斤泉水,被人用竹竿撈上來後又吐了半天泉水,不知情者還道這哥們兒身懷六甲。他吐完後還發誓老子以後再也不在水邊玩,否則咬舌自盡。
眾人聞言大驚,心道你現在就還在水邊坐著呢。
王夢笛也怕其舌頭不保,趕緊遞給他一條毛巾轉移話題道:“給你,擦擦吧!”
正當劉鑫投去感激的目光時,王夢笛又補了一句:“你還要喝點水麼?我這還有瓶農夫山泉……”
說完劉鑫就繼續吐了--吐的是名符其實的山泉!
順便提一句,劉鑫這哥們兒平時每次考試幾乎都是咱們班的第二名,但後來中考考了咱們班的第一名。眾人皆為其慶賀,此君當了萬年老二沒想到一朝翻身,真是時來運轉!
隻見劉鑫緩緩而道:“因為,今年的作文題目是《遠離賭博,珍愛生命》。”
那日春遊,眾師生皆是歡笑而歸,當我們坐車回校之時,已是落日時分,滿天紅霞甚是美麗,回巢的鳥兒也撲騰著翅膀消失在天際。
此情此景,一向吊兒郎當的偉果果也不禁升起一股作詩的欲望,緩緩道:“落日掛樓頭,鳥歸雲煙後啊……”
今日舊事重提,感慨萬千,我便將那未完結的詩句落全吧。
《醉夕陽》
落日掛樓頭,鳥歸雲煙後。
人生短短幾個秋?把酒琴簫奏。
顧夕陽,拈花笑,我心誰知道?
待到溪水長流時,明月伴我笑。
最後,關於那次春遊的地點‘牯牛降’,還有一個傳說。
據說,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著一隻名叫‘雀’的怪鳥--《山海經》說這種鳥“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翻譯成白話就是:這貨長得像雞,頭發是白的,腳很小,但手很大!
我不禁納悶兒,有手有腳還是鳥?俗話說人是人他媽生的,鳥是鳥他媽生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鳥人?
這鳥人以各種飛禽走獸為食,連人也敢吃。弄得方圓幾百裏的山中,鳥獸絕跡,不見人煙。
又話說春秋時期的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的創始人,也就是《西遊記》裏的太上老君。他為了傳授教義,他辭官歸隱,雲遊四方,到各地傳經授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老子閑當官俸祿太少,還不如出去見見世麵,收幾個小弟。
一日,他騎著青牛,路過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見飛鳥,地上不見野獸,水中不見一個活物,甚感奇怪。當他跨下青牛準備打尖休息時,忽然傳來一聲怪叫,狂風呼嘯,一隻巨大的怪鳥從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撲來。
睡覺正香被打擾,任誰都憤怒不已,那牛當然也不例外啊。
那牛怒道:“你丫的鳥人!我剛夢見美女洗澡就被你吵醒了,快還我小美女!”
它對天一聲長哞,瞪圓雙眼,張開四蹄,騰飛而起,用雙角向怪鳥頂去。我頓生感慨,這鳥長得怪就算了,難道這牛也變異了?
這‘雀’平日見啥吃啥,驕橫慣了,哪把這隻牛放在眼裏?不防這隻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頂折了翅膀,怪叫一聲跌落在一道山梁上。
青牛見狀,心道:“趁你病要你命!”
於是縱身躍上山梁,將怪鳥緊緊壓在身下,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時間一長,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鳥的屍骨爛成了泥土,羽毛變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鬆樹。為了紀念這頭大青牛,人們便把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
俗話說勞逸結合,春遊過後,自然要回到學生的本職工作--學習。
對於學習方麵的事兒,眾所周知,偉果果從小就熱愛學習、關心時政、刻苦鑽研科學文化知識、上課認真聽講、詳細做課堂筆記、下課積極閱讀課外文學書籍、與同學熱情討論老師留下的課後習題,此處略去500字……
說實話,自小我就很少看學校發的課本教材,但卻格外對課外書感興趣。像什麼《那些年,我們一起泡的妞》、《魯濱遜泡妞記》、《鋼鐵是怎樣泡妞的》、《八十天泡遍地球》等等一係列中外名著,偉果果都深有研究。
課外書讀得多也導致我無心學習,成績仿若倩女幽魂一般,總在班級第5至第25名之間徘徊不定無法安然投胎。
值得欣喜的是,雖然總成績起伏不定,但我每次考試總有突出的一門科目十分耀眼。無論是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地理,甚至連偉果果最討厭的政治,我都考過第一名。
悲劇是,單科考第一的同時,總有一門科目不及格。於是乎,我便在下次考試之前狂抓不及格的這門科目。再於是乎,狂抓的這門科拿了第一,而另一門科又不及格了,於是狂抓便轉化成了‘抓狂’。偉果果還作現代詩一首:我的朋友,在你的記憶中,是否,有過這麼一個孩子,他總是能,一鳴驚人,卻不能,一直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