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樊城城外,蜀漢軍營。
一年輕小將在中軍大帳外,不停的喊著:“父親,切莫救援四塚。”
年輕小將不是普通將領,乃關羽二公子關興。
已經連續幾日皆是如此,成了蜀漢軍營中一景。
原來幾天前關興生了一場大病,同名同姓的關興便穿越到了古代關興的身上。
作為一名現代人,關興對三國曆史十分了解,現在所處的時間位置,正是襄樊之戰末期,距離關羽走麥城已經不遠,而跟徐晃的戰鬥起了決定性作用。
關興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十分清楚,可以說關係著關氏家族生死存亡。
於是關興不顧大病初愈,身體抱恙,一連幾日勸阻父親關羽,阻止他出兵救援四塚。
但是此刻關羽正是水淹曹魏七軍,擒拿於禁,擒殺龐德,逼得曹操遷都,威震華夏,兵鋒正盛之時,對關興的勸阻是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到最後,關興連中軍帳都進不去,無奈,他隻能在軍賬外高喊苦勸,希望關羽能夠明白過來。
眼看著父親關羽調度大軍,整裝待發,關興很是著急,他看著中軍帳繼續高聲喊道:“父親,徐晃攻打四塚就是一個陷阱,千萬不能去。”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關平歎口氣說道:“二弟,父親威震華夏,當下大軍所向披靡,隻不過被偷襲而已,父親親率大軍自然可以輕易取勝,你這是做甚?”
關興搖頭苦笑,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根本解釋不清,畢竟按照現在的邏輯,所有人都認為關羽能夠輕鬆擊敗徐晃。
按照曆史上的記載關羽救援四塚,徐晃出兵,關羽退走,由於沒有拉開距離,一起進入設置的十重鹿角包圍圈中,結果包圍樊城的包圍圈被打破,關羽撤圍退走,去襄陽的路又走不通。
而此刻江陵糜芳,公安傅士仁投降江東,關羽倉促南撤,導致前後夾擊,最終敗走麥城,關羽與關平陣亡。
這些就算關興說出來,也沒人相信,主要是沒法解釋,消息來源,如何得知。
他稍加思索說道:“大哥,父親身為主將,不能親出,何況徐晃攻打四塚有詐,大哥您想想,徐晃為何揚言攻打圍頭,而秘密攻打四塚,還讓我軍知道。”
“其實很簡單,徐晃故意放出消息,在四塚埋伏重兵,一旦父親帶兵前去,必然遭遇埋伏。”關興抓住關平的手,大聲說道。
其實他也無法解釋關羽遇到徐晃為什麼退走,或許遭遇埋伏是唯一的解釋,他更希望關平跟他一起勸阻父親不要出兵。
關平為人謙和,通情達理,不似關羽高傲不近人情,他眉頭微皺,輕聲說道:“二弟你說的有些道理,但是軍令如山,我們必須要服從軍令。”
關興見關平有些意動,他眼睛一亮,既然無法勸阻關羽,那就帶著大哥一起解決危機。
關羽明天帶兵解救四塚,關興如果今天偷襲徐晃,破壞陷阱,拖住徐晃,隻要拖到關羽帶兵前來,一舉擊敗徐晃,說不定可以拿下樊城,直接揮軍北上。
想到這些,他抓住關平的大手很激動的說道:“大哥,你想不想擊敗徐晃,拿下樊城。”
“當然想了,大軍與樊城曹仁相持了兩個多月,後方糧草供應不上,我軍早就捉襟見肘了。”關平輕聲說道,畢竟這種消息不能擴散出去。
“跟我走,”關興說幹就幹,他拉著關平轉身就走。
關興拉著關平來到自己的軍帳,他拿出行軍圖,指著地圖說道:“大哥,徐晃攻打四塚是假,設計埋伏是真,他肯定在此處設置伏兵,我們隻需要裏應外合,接住徐晃的伏兵,然後拖下去,等待父親大軍趕到便可。”